面對能源價格波動、通膨壓力與淨零轉型,政府要求國營事業提高營收、降低成本,立法委員林岱樺今(29)日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質詢經濟部指出,國營事業具體提改革方向應強化環境及員工、國人生命財產安全。龔明鑫回應,國營事業薪酬目前逐步增加彈性及制度化調整,針對修法及燃氣監管,將於一個月內檢討提出相關報告。

林岱樺指出,去年底至今年初,台灣多處發電廠偵測到天然氣逸散異常,根據國際報告(IEA LNG Methane Emission Report 2024)與國內學者比對衛星數據發現逸散,國內物聯網監測系統卻未偵測到,顯示天然氣監控存在盲區,她提到高雄曾遭遇嚴重氣爆事件,更應重視制度性監控,請能源署整合中油台電兩家國營事業,盡速評估透過衛星監管燃氣。

現正最夯:謝龍介稱林俊憲差距拉近中 陳亭妃:怕什麼、別介入綠初選

針對人力結構,林岱樺也指出,國營事業員工平均年齡偏高且外包比例高,恐引人力短缺與安全疑慮,她要求經濟部建立「國營事業職災通報追蹤系統」,即時揭露爆炸、洩漏或人員墜落等公安事件,也要求國營司與工會針對薪酬條件及特定第一線工作人員職災意外險津貼補助進行協商。

林岱樺也建議,國營事業在地方建立制度性的合作治理回饋帶動地方發展,包括永安LNG接收站、大林電廠、興達電廠、林園石化等設施,她要求經濟部研議修正《國營事業管理法》,將「安全、勞動、地方貢獻」三大指標納入KPI,揭露在地採購、稅收與人才合作數據,並針對重大開發案設置地方監測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