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四季,台積電最先進二奈米製程預計啟動量產,CoWoS先進封裝產能穩定增量,在日本熊本、美國亞利桑那、高雄、新竹寶山等地新廠照預定時間進入量產……,截至目前為止,台積電不斷強化競爭門檻,逐一實現發展藍圖。眺望2026年,台積電也將直面最重要的一役──實現矽光子CPO(共同封裝光學)量產。

這一役一旦順利攻克,意味著OpenAI、雲端服務巨人們打造的AI工廠,所苦惱的資料傳輸通路堵車、訊號延遲、前進龜速的難題將有機會迎刃而解,達成高傳輸、低耗能的夢幻目標,且讓AI資料演算時,跑得又順又快。

現正最夯:謝龍介稱林俊憲差距拉近中 陳亭妃:怕什麼、別介入綠初選

10月13日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迫不及待宣布,旗下首款採用矽光子CPO技術的網路交換器,得到甲骨文Meta支持。

通訊領域一哥博通(Broadcom)也開始加速,不僅早在6月便搶先發布Tomahawk 6網路交換器,新品出貨時間更從兩年縮短至一年,力圖穩定在乙太網路架構9成市占率。

兩強的重磅產品都使用關鍵的CPO技術,擦出的火花硝煙味十足,而技術的背後,都有一位重要盟友──台積電。

究竟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SiPh)是什麼?

它是一種矽晶片,矩形外觀,與手機晶片、電腦晶片雷同,但主要功能不是運算,而是進行光電訊號的轉換。

今年9月,總統賴清德宣布把矽光子入列台灣AI新十大建設之一,研發據點落腳高雄,目標在2028年達成供應鏈自主。接著,經濟部跟進,提出4年29億元的國家隊計畫,預計培育兩百名專才,由工研院建置矽光子驗證實驗室,並規畫試產產線,供廠商進行產品驗證。

台灣想成為矽光子技術重鎮,重鎮的心臟,非台積電莫屬。道理很簡單,目前全市場AI供應鏈的上游晶片,不論是通用款還是客製款,不論由輝達、AMD,還是博通主導,不論OpenAI、Meta、亞馬遜誰要建造最強算力,都需要台積電。而台積電對於透過光子技術解決傳輸耗能,早就投入不少研發工夫。

根據摩根士丹利推估,全球矽光子CPO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800萬美元,推升至2030年的93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72%;如果AI伺服器龍頭輝達導入順利,前景更為看好,年複合成長率將可達210%,市場規模上看230億美元。

這份樂觀預測,同樣奠基在一個關鍵要素上,即是與輝達深度綁定的台積電,其矽光子CPO發展的進度。

在台積電回覆本刊的答案中,明確指出「第一代矽光子引擎(COUPE)開發進展順利,採用自家的SoIC晶片堆疊技術,將電子IC與光子IC堆疊在一起,創造出具有低訊號耗損、低功耗和小尺寸的光學引擎。」

根據台積電團隊的估計,從電路板級到封裝級再到中介層級,數據傳輸功耗將降低超過10倍,同時延遲會改善20倍,尺寸上更加小巧。

「COUPE是台積電目前新興技術中最受重視者,此趨勢光憑這點,能見度就足可看到數年後。」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推估。

(閱讀全文…https://btoday.cc/8aauf8)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506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開公車15年轉開UBER、老司機棄10萬月薪告白:假嗶卡害我一年少賺2萬多,上面卻叫我「裝沒看到」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2/post/202510260006/

一萬登記入帳最快!10000官網「這天8點」2身分證尾數先,普發一萬登記分流時間、準備資料、流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7/post/20251026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