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的震災重建座談會,本來應該是一場傾聽當地災民需要政府協助的會議,結果沒被邀請參與團座談的無黨籍花蓮縣議長張峻,召集了300人前往大華村活動中心陳抗,而同樣沒被邀請無的黨籍議長張峻,當場踹桌嗆傅崐萁。這個「踹桌」的動作,瞬間成為政治風暴。身為光復鄉選出的議長張峻,怒氣沖沖闖入會場,當面怒斥縣長傅崐萁根本是「欺負光復人」,這一腳震開了的不只是木桌,更是踢開花蓮地方政治,多年來權力過度集中的醜態。

這場傅崐萁主導的重建座談會,有部分受災戶與地方代表居然被拒在門外,議長張峻也沒有被正式通知。這對光復鄉受災戶來講,不只是政府程序性的瑕疵,更是有一種「被排除的侮辱」,因為這不是私人慈善機構的恩賜,是政府該做的動作。當地無黨籍議員楊華美指出,傅崐萁到光復去召開座談會說,「這是國會在開會」,但是可以看到坐在他背後整排人,清一色花蓮縣政府各局處首長,唯獨不見徐榛蔚縣長?台灣民主政治發展迄今,什麼時候立法委員可以指揮地方政府官員?
當備受國際讚譽的17萬人鏟子超人退去之後,最後需要地方政府協助資源分配及調查民眾需求時,地方政治權力成為災後唯一可以代替災民說話的唯一管道。因此就發生張峻帶著災民衝進會場、踹桌抗議,其動作雖然粗魯,但卻充分表達被壓抑的民怨,終於大爆發。
近20多年來,花蓮的政治結構被傅崐萁夫婦長期把持,雖然經過大罷免一場驚濤駭浪,傅崐萁顯然並未有所收斂,繼續藉著無論是中央或地方給予的資源,透過其既定的地方網絡,壟斷地方決策與建設資源,從大型建設、觀光開發到土地分配,縣府意志往往是高於地方民意,相關公共討論幾乎淪為政治儀式。災後的座談會,如果說淪為「重建秀」,那災民只能說當背景板,這還只是有被邀請去的受災戶,那些沒被邀去的受災戶,甚至堂堂地方議長且是光復鄉選出的議長,也被排除在外,這大概地方政治史上頭一遭看到。
張峻這一腳「踹桌」雖然很戲劇性,但也顯現花蓮政治的現實。可見長期地方派系在壟斷資源、地方議會監督等同虛設,反對聲音遭到邊緣化,現在議長親自出手挑戰花蓮王夫婦包括縣長和立委,這反映的不僅是個人恩怨,也是地方數十年來政治結構的問題。大罷免對花蓮的封閉政治有無撼動,這次光復災害,同樣與過去無異的分配模式,對於明年縣長選舉是否會出現變動,值得觀察。
全站首選:新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將上任出現「黃金交叉」! 藍綠支持結構明顯調整

這次重建座談會,光復、鳳林等地受創最為嚴重,許多人到現在還住在臨時屋,等待政府補助與明確的重建資助計畫。現在將部分災民擋在門外,看著擁有權利的人在哪裡畫大餅表達「重建願景」,這是多諷刺的事情,受災戶的壓抑與無奈,可以去哪裡投訴呢?身為地方父母官及中央,真正要重建,不應只是硬體建設而已,鏟子超人展現出來的人心之美與信任,應該被花蓮地方有權力的人效法才對。
「踹桌風暴」不該被視為花蓮的鬧劇,應看成地方制度的警訊。如果災後重建淪為政治動員,若真正民意被拒在門外,資源分配如此被赤裸的壟斷,難道真的無法可以糾正嗎?受災民眾的尊嚴及實際需求,行政院應該要看到且聽到才對,即時來解決這棘手的問題,救救災民於水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