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表示,中國近期正在開發一種新型飛機塗層,能夠改善機身的耐熱性、吸收電磁波以增強匿蹤性能,在新一代隱形戰機中,有望發揮關鍵作用。

該研究來自北京大學的崔光和劉忠帆、北京工業大學的王惠輝和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李茂遠,於 10 月 14 日發表於《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期刊。其中提到此為可擴展、靈活且超薄(0.1 毫米)的超表面(metasurface),能夠承受高達攝氏 1,000 度。

現正最夯:籲民進黨高雄市長參選人支持 薛兆基倡成立全國首創「樂齡長青局」

超表面(metasurface)有多種使用前景,匿蹤材料便是一大亮點。圖:翻攝自上海交通大學

團隊以石墨烯沉積在二氧化矽纖維基材上,形成石墨烯@二氧化矽纖維膜(G@SFM),其在保障了耐熱性、堅固程度外也十分輕薄。另一大亮點是,有別於傳統匿蹤塗料,這款材料相對穩定許多,能在攝氏 600 度中暴露 5 分鐘,在真空中以 1,000 度的長時間加熱後,仍能保持一致的吸波性能。在每秒 200 公尺的高速氣流下,材料損失不到 1%,超表面圖案和片狀電阻保持不變。以上特性皆十分適用於高速隱形戰機。

《樞密院十號》在騰訊網上引《解放軍報》稱,美軍所使用的隱形戰機保養流程頗為複雜。由於匿蹤塗層相當脆弱,必須使用專用的清潔劑,以軟布、軟刷等擦拭,避免在戰機表面造成細小劃痕,影響到匿蹤效果。甚至知名的 B-2 轟炸機,其塗層需要專門的恆溫恆濕機庫來進行維護。實際上,B-2 的成本確實顯著高於其他戰略轟炸機,據美國會計總署統計,1997 年起服役的 B-2,截至 2015 年已花費了 450 億美元。

B-2 隱形戰略轟炸機造價同樣相當昂貴,每架約 24 億美元,若按重量計將是黃金的數倍。 圖:翻攝自 @cuichenghao7 X 帳號

F-22F-35 等戰機也經常需要長時間維護,方能投入戰鬥,尤其是艦載機的使用環境下,海上高鹽潮濕的環境,更容易使塗層生鏽剝落。《南華早報》引美國國防部報告稱,F-35A 每飛行小時的運營成本為 28,500 美元,而 F-22A 則是 33,500 美元。

現正最夯:女高中生高捷落軌罹難 都會公園站15年來第二起

在 9 月 19 日至 9 月 23 日的中國長春航展上,首次進行了殲-20 的靜態展示,讓觀眾得以近距離參觀匿蹤塗層、DSI 進氣道、複合材料機身等設計細節。《央視新聞》在微博上表示,許多網友對於地勤人員以「紙巾」擦拭殲-20 機身感到疑惑,而人員則回應那不是紙巾,而是無塵布。

維護人員正在擦拭殲-20。圖:翻攝自騰訊網《枢密院十号》

《樞密院十號》相信這意味著中國的匿蹤塗層技術已領先世界,未來可大幅降低日常維護,提高出擊效率,彌補中美之間匿蹤戰機的數量差距。不過,上述的新型材料應尚未被實用化,故為何直接以無塵布擦拭殲-20 仍不得而知。

美軍戰機被發現有塗層破損現象。   圖:翻攝自騰訊網《樞密院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