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於南海的美國海軍尼米茲級(Nimitz Class)航空母艦「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當地時間26日下午2時45分及3時15分,接連發生F/A-18F「超級大黃蜂」(Super Hornet)戰機與MH-60R「海鷹」(Seahawk)直升機墜海事故。兩起事件相隔僅半小時,5名機組員全數獲救,健康狀況穩定。美軍強調為「兩起獨立事件」,均發生於例行飛行作業,初步排除敵方火力。但網友熱議,各種「陰謀論」發酵。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引述太平洋艦隊聲明,事故原因待海軍安全調查委員會徹查,包含黑盒子、天候與機械紀錄。不過,半個小時內連墜2架飛機的不尋常,迅速引發社群發酵,綜整出3種臆測說法:
一、機械疲勞說:尼米茲號3月出港赴印太部署,6月奉命調往中東監控衝突,10月17日才穿越新加坡海峽進入南海。長達7個月部署後,艦載機老化與高強度操演,被視為主因。「X」(推特)上有人引述2025年紅海同型機墜毀案例,質疑波音供應鏈與維修週期。
二、電子干擾說:少數帳號指中國「翼龍」無人機或055驅逐艦電戰系統介入,稱「雙機同時失控非巧合」;有網友PO文稱事件發生地點與中國人工島礁永暑礁(Fiery Cross Reef)空軍基地很近,暗示遭受電子干擾的可能性。然美軍已否認外部訊號異常。對於美方的「不承認」,有網友分析,會不會是面子拉不下來,又或者怕間接證實中國高科技發展威脅;不過,若真為「電子干擾」則可能留下「指紋」、「足跡」,將難以完全掩藏。
三、地緣信號說:印度與菲律賓部份網友視為「諷刺」或「地緣政治信號」,連結到川普亞洲行及美中貿易談判,但無實質分析。

現正最夯:不是西門町、中山!日本女高中生來台朝聖「這景點」 成畢業旅行熱門聖地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譏嘲「從紅海到南海,總是『例行操作』出意外,帝國主義的海上霸權怎麼老是掉鏈子?」、《央視》(CCTV)新聞App推送「長部署後的疲勞作祟?還是南海的『意外驚喜』?美媒尷尬,美軍尷尬,南海風平浪靜,魔咒不請自來」,均是諷刺語句未提事證。USNI報導,美軍強調,事故不影響「尼米茲號」返航西岸計畫,艦隊仍維持戰備。調查結果預計數週內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