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披露,美國情報單位2022年獲得情資指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曾提供技術給華為,而該技術被中國用於升級空對空飛彈射程,讓共機在潛在的台海戰爭中面對美國戰機時握有優勢。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根據6名知情人士的說法,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任內蒐集到的情資顯示,據悉阿聯人工智慧(AI)集團G42將技術轉移給中國,而這項技術被用於升級戰機發射的長程飛彈。

現正最夯:高雄衛生局嚴懲嘉里大榮 邱議瑩:背後原因也要追查!

部分知情人士稱該技術是交給華為,而中國獲得升級的飛彈為「霹靂-15」(PL-15)和「霹靂-17」(PL-17)。

另有6名知情人士指出,上述情資出現之際,美國情報單位也注意到阿聯這個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似乎與中國走得愈來愈近。一名前美國官員說:「G42和阿聯正逐漸進入中國的軌道。」

阿聯境內有美軍基地,亦為美國重要投資國,兩國數十年來保持密切關係。然而,拜登政府時期雙邊關係趨於緊張,阿聯因美國對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攻擊阿聯首都時的消極反應而感到不滿。

全站首選:台中豬溫「11隻病死豬下落不明」成防疫盲點 農業部啟動第二輪疫調

G42的業務跨足地理空間、航空及衛星技術,其與中國分享的技術確切性質為何,目前尚不明朗。兩名知情人士則稱,該技術涉及改善飛彈飛行的軟體。

根據金融時報,美方官員認為,G42與華為分享的這項技術可能具有軍民兩用特性,若中美因台灣爆發戰事,將使中國戰機有更多時間來瞄準美國戰鬥機。

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轉移這項技術違反任何法規,也無法證實G42是否知悉該技術日後用途。對於G42知不知道該技術會被用於協助中國人民解放軍,美方官員也是莫衷一是。

知情人士透露,白宮2023年初還考慮過將G42納入所謂的「實體清單」,屆時美國企業將難以向G42出口技術。

美國政府曾派高官赴阿聯,向G42董事長、阿聯國家安全顧問塔赫農(Sheikh Tahnoon bin Zayed al-Nahyan)強調阿聯發展AI產業時,必須在美中之間擇一。

數名前美國官員指出,阿聯最終處理了拜登政府提出的相關疑慮,但部分鷹派官員仍不相信阿聯對華府全然透明。

熟悉阿聯思維的人士則透露,阿聯選擇全力擁抱美國科技,以實現自身AI目標。阿聯已同意移除資料中心內的華為技術。2023年底,G42宣布與中國集團切斷關係,好讓G42聚焦與美方在AI領域的合作。

G42集團的股東包括微軟(Microsoft)、銀湖(Silver Lake)以及阿聯主權投資基金穆巴達拉(Mubadala),該集團駁斥美方情資,堅決否認這些「不實且具誹謗性質的指控」,並稱消息人士「動機且意圖可議」。華為也稱這類說法「全然不實」。

時任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拒絕評論這些關於G42與中國的情資。

金融時報指出,在現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任內,美國與阿聯關係變得更加緊密。

阿聯同意加入由OpenAI主導的5000億美元「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這將允許美國企業對阿聯供應先進晶片。然而,美方至今尚未核發多數必需的許可證,令阿聯官員不滿。

兩位知情人士指出,川普政府知悉美國技術可能外流至中國的疑慮,但相信已在計畫內設下充分防護措施。不過部分美國安全官員和國會議員仍對向阿聯分享AI技術心存疑慮。

美國聯邦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表示:「阿聯與中國維持緊密的技術夥伴關係,今年春天阿聯官員又赴中國深化彼此關係。」

「我樂見未來美國與阿聯技術合作更密切,但前提是阿聯必須可驗證且不可逆地選擇美國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