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防部(MINDEF)最新打造多功能作戰艦(MRCV)計畫邁出關鍵一步,首艦「勝利號(Victory,舷號88)」本月21日在新加坡技術工程有限公司(ST Engineering)的海事部門新加坡科技海事有限公司(ST Marine)賁耐船廠(Benoi)舉行下水儀式。該艦型預計將打造6艘,汰換現役勝利級(Victory Class)導彈巡防艦(MCV);而設計中最特別之處在於該艦將成為「無人機母艦」,支援空中、水面及水下無人機運作,提升區域海事防禦效能。預計2028年起陸續交付全數6艘新艦。
「勝利號」全長150公尺、寬21公尺、排水量8000噸,為新加坡史上最大、最複雜的軍艦,航速逾22節,續航力超過7000海里,自持力逾21天。全艦乘員縮減至不到100人,艦橋僅需2人值守,工程控制中心1人即可運作,儎台系統高度整合,搭載新加坡自行開發的戰鬥管理系統(CMS),自動化設計大幅提升效率。艦艏搭載李奧納多公司新型76公厘快砲,和法國MBDA公司研發的紫苑(ASTER)與雲母(Mica)垂直發射型防空飛彈系統,艦艉設置直升機庫與小艇甲板,可執行多樣化任務。
現正最夯:藍委怒嗆中科院長官僚「你改革了什麼?」 要顧立雄:「該換了」
最突出的是設計是預留「任務艙」空間,可容納8個模組化貨櫃,支援無人航空器(UAV)、無人水面艇(USV)及自主水下載具(AUV),擴大空中、表面及水下監視範圍。艦體採用輕質複合材料超結構,降低重心並預留升級空間;整合全電推進系統(IFEP),便於未來高能量裝備;另有起重機、貨梯及醫療設施(含手術室、加護病房),適用海事安全、監視、高強度作戰、人道救援及災難救濟任務。
新加坡國防部2023年簽約採購,新加坡技術工程有限公司運用3D建模及數位孿生技術,減少實體原型與浪費, 速打造原型艦,系統化作業縮短交付時程。專家指出,「勝利號」不僅提升新加坡區域威懾能力,確保新加坡的海運生命線延伸,還反映全球海軍趨勢,投資無人系統以彌補人口限制下的兵力缺口,向無人化轉型。

新加坡國防部最新打造多功能作戰艦(MRCV),設計為「無人機母艦」,支援空中、水面及水下無人機運作。 圖:翻攝MINDEF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