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週三(22日)報導,華府正考慮對俄羅斯主要的石油公司實施新一輪出口制裁,指責該國缺乏結束烏俄戰爭的決心。由於這波製裁可能引發全球原油市場的供應緊張,外加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上周原油、汽油和蒸餾油庫存呈現減少,國際油價應聲上漲。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取消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峰會,理由是「目前的外交努力沒進展,時機不合適」。他坦言,雙方雖多次溝通「都很融洽」,但成果有限、「完全沒有突破」。隨後,白宮同步祭出對俄羅斯能源業的新制裁,鎖定該國最大兩家石油公司——國營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盧克石油公司(Lukoil)的原油及相關油製品。這可能導致冬季需求回升之際全球供應趨緊,隨後油價尾盤加速上漲。
全站首選:騙票?鄭麗文喊「世代交替」 公布2副主席李乾龍、季麟連都近80歲
今(23)日亞洲市場早盤,美國西德州中質原油(WTI)交易價格攀升至近兩週高點,來到每桶 59.37美元,上漲約 3.13%;布蘭特原油價格約每桶 63.95美元,上漲 4.33%。
此外,美國能源資訊署(EIA)週三公布數據顯示,截至 10 月 17 日當週,美國的原油庫存下降了 96.1萬桶,低於先前的預測增加 180萬桶,而前一周則增加 352.4萬桶;《路透社》報導指出,當天稍早些,美國能源部計劃購買 100萬桶戰略儲備原油,種種需求走強的訊號,也為國際油價提供了支撐。
交易商也猜測,若制裁擴大,亞洲國家的買盤可能會減少對俄羅斯的採購,將更多需求轉向中東與西非的供應商。這種轉變可能會對航運物流造成壓力,並縮小現貨供應,從而加劇價格反應。
不過,由於供應過剩的擔憂,可能會抵銷地緣政治的衝擊,使這波上漲行情前景受限。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近期一直在推動增加石油供應的計畫。分析師預期今、明兩年的原油供應將過剩。國際能源總署(IEA)上週預測,2026 年全球原油供應過剩將達每日近 400萬桶,美國、巴西和圭亞那的產量成長將抵銷大部分地緣政治衝擊。
就在美國對俄羅斯原油公司實施製裁之際,歐盟國家週三批准了第19項針對俄國的製裁措施,以抗議其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其中包括禁止進口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在美國宣布制裁前,英國上週對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盧克石油公司(Lukoil)實施了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