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媒體《韓聯社》(YNA)今天(22日)引述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聯參)訊息,指稱北韓向東北方向發射多枚短程彈道導彈,目前正依電子參數數據分析軌跡。而分析人士認為,北韓選在此時試射導彈,可能與即將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慶州峰會有關,刻意向外國領導人示威「刷存在」。

根據軍方情報,北韓於當地時間上午8時10分從黃海北道中和郡一帶發射多枚短程彈道導彈,飛行約350公里,落點位於內陸地區,而非過去常見的朝鮮半島東部(日本海)海域。初步研判,彈種可能是2024年9月18日首度亮相的新型戰術彈道導彈「火星炮-11丙-4.5」,北韓版「伊斯坎德爾(Iskander)」短程彈道導彈「KN-23」的改良版,彈頭重量高達4.5噸,具有相黨的摧毀力。

全站首選:台中梧棲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農業部啟動跨部會應變 全台豬隻禁運禁宰五天

此次發射為李在明政府上任後北韓首度試射彈道導彈,但也是今年第五次試射。時機正值APEC慶州峰會,包括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重要領袖到訪;據傳韓美、韓中領導人會談可能觸及朝鮮半島議題。而專家認為,北韓此時「導彈」,意在「刷存在感」,向國際社會示警,強化北韓在外交場合的影響力。

專家警告,北韓時隔5個月重啟導彈試射,可能預示未來挑釁力度將升級,迫使美國承認其「擁核國」地位。預測顯示,北韓近期可能再試射曾在勞動黨成立80周年閱兵式上亮相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火星-20」。另有專家認為,此次試射短程導彈,「針對」性較強,是進一步考驗韓美同盟防禦態勢。

朝鮮勞動黨建黨 80 週年閱兵亮相的「火星炮-20」洲際彈道飛彈,也傳將於近期試射。   圖:翻攝朝中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