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祭稀土出口限制成為川習會主要議題。「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30年前推動稀土戰略,美國冶煉廠和技術1990年代陸續遷至中國,中資併購通用汽車旗下稀土磁鐵業務後,關閉所有美國廠;過去20年間,美國試圖恢復生產,但難敵中國價格競爭。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中國花了數十年達成主導全球稀土產業的戰略目標。1990年代起,中國積極掌握製造汽車、風力渦輪機、戰機所需的稀土磁鐵上游的礦藏,提供財務支援鼓勵業者海外併購,但以法規限制外國業者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業者合組幾家大型公司後,取得價格控制權。
當前熱搜:謝步智觀點》用「戰斧」把澤連斯基騙進白宮修理 川普只要假和平 不要國際正義
過去幾年美國努力恢復稀土產業,但中國大舉製造供應國際市場,西方難以招架,業者擴廠進度緩慢,廠房甚至得賣給中國買家。相較於美國政策不確定,中國主導國際稀土的方向明確,如今已占近全球煉稀土的9成。如今華府花費數十億美元投資與購買美國業者的稀土,但中國也會全力維繫領先地位。
美國在1991年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應國,加州Mountain Pass是主要礦區,當時鄧小平已喊出「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政策明確。
時任鈾礦交易商的普瑞斯尼克(Mitchell Presnick)回憶,中國國有企業雖提供投資中國稀土的機會,但程序非常困難。中國法令限制外資與當地業者合資開發,當地業者外銷可獲稅務減免,鼓勵增產,外籍人士沒有許可不得進入礦區。
當前熱搜:當年表態支持台獨如今卻喊「台灣人就是中國人」李筱峰六問鄭麗文
想要掌控稀土,產業鏈必須升級,中國除了爭取礦源,還得由海外取得精煉稀土磁鐵的技術。
中國企業在1995年獲得美國政府許可,併購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旗下的Magnequench稀土磁鐵業務,幾年後關閉所有美國廠並遷至中國,工程師可轉赴中國廠。工程師史賓塞(Mitchell Spencer)說,當時他同意在天津設立廠房,協助印地安納州廠運作,當時還對天津廠規模須加倍擴大感困惑,不久印州廠就關閉了。
美國的稀土業,包括Mountain Pass的稀土磁鐵廠在2000年中幾近全數關閉,當時中國已佔全球稀土供應量97%。2005年起中國對出口稀土課稅,導致他國業者因成本增加無法大規模競爭,中國幾乎成了全球唯一的稀土磁鐵供應者,美國汽車業得仰賴早前由美國遷出業者,在中國產製較廉價的稀土磁鐵。
美國並非沒有意識到稀土危機。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時期推出「鳳凰計畫」(Project Phoenix),由業者Molycorp恢復Mountain Pass稀土生產。
2012年美國與歐盟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控告中國稀土出口限額管制不合理,世貿2014年判決中國進行不公平貿易,中國恢復對美大規模出口,稀土價格大跌,Molycorp破產,後由MP Materials接手,尋求中國業者盛和資源的資金。稀土成了美中關稅戰主角,五角大廈史無前例在今年入股MP Materials。
拜登(Joe Biden)政府也清楚稀土危機,2021年向業者提供大量資金,澳洲業者Lynas的德州冶煉廠也獲支助,但稀土價格處於低檔,營運前景不明,至今仍未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