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防空系統於當地時間 10 月 17 日誤擊自家「蘇-30SM」戰機,事件發生在克里米亞上空,戰機價值約 5,000 萬美元。多個可靠來源,包括《基輔獨立報》與烏克蘭國防部確認,此次事件發生在俄方攔截烏克蘭無人機攻擊時,屬友軍誤擊。所幸 2 名飛行員成功彈射逃生。
同時,烏克蘭「MiG-29」戰機使用美國製 GBU-62 導引炸彈摧毀俄軍步兵佔據的建築物,由空中視角影片捕捉到爆炸過程。自 2025 年初以來,烏克蘭已將西方精準導引彈整合至蘇聯時代戰機,顯著提升南部戰區如札波羅熱的打擊效能,此類攻擊已多次被記錄。
現正最夯:趙少康憂鄭麗文「令不出黨中央」 前藍委嗆:你就只是不甘寂寞過氣金童
19 日,烏克蘭無人機也再度成功攻擊俄羅斯奧倫堡天然氣加工廠,引發火災。該設施為俄國最大天然氣加工廠之一,《路透社》及地方長官已證實設施受損,導致哈薩克天然氣供應暫停。奧倫堡天然氣廠距烏克蘭邊境約 1,500 公里,屬俄羅斯能源基礎設施連串打擊目標之一。

透過烏克蘭研究機構 Tochnyi 數據顯示,俄羅斯 84% 的地區於 2025 年 8 月至 10 月間發生汽油與柴油短缺,地圖顯示短缺事件逐週擴大。此現象主要源於烏克蘭無人機對俄羅斯煉油廠的攻擊,導致供應中斷並引發 15 年來最大燃料價格飆升。部分評論者認為,此為俄羅斯經濟崩潰的前兆,可能引發麵包價格上升與盧布貶值。
據《經濟學人》報導,2025 年中,每有一名烏克蘭士兵陣亡,就有約五名俄羅斯士兵陣亡。儘管普丁在這波夏季攻勢中動員的人數創歷史新高,但最終仍以失敗告終。
全站首選:颱風假有望?北部6縣市達停班課標準 4區累積雨量上看400毫米
分析指出,烏克蘭出現瞬間崩潰的可能性極低,因為俄羅斯所承受的人員與戰略損耗遠超過其獲取的收益。自全面入侵開始以來,俄羅斯已損失約 98.4 萬至 144 萬名士兵,其中 19 萬至 48 萬人陣亡,凸顯其在持久戰與大規模動員下的人員高消耗問題。
一架烏克蘭MiG-29戰機使用GBU-62導引炸彈,摧毀了一棟藏有俄羅斯步兵的建築。 翻攝自 X @NOELreports
烏克蘭攻擊無人機成功襲擊了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處理廠奧倫堡。 翻攝自 X @Osinttechnical

烏克蘭研究機構Tochnyi分析指出,俄羅斯84%地區出現汽油與柴油短缺。 圖:翻攝自 X @NiKiTa_3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