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修《憲法訴訟法》規定憲法法庭開庭評議需達10人,但立法院遲未補足大法官人數,導致法庭陷入空轉。近日蔡宗珍、朱富美、楊惠欽三位大法官發表聲明表示,因人數不足依法不得開庭,引發法學界與社會譁然。對此,台灣永社副理事長黃帝穎、東吳大學特聘教授張嘉尹、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高鉦詠、辜寬敏基金會執行長楊宗澧今(16)日批評,大法官此舉創下惡例,並強調「人民的權利不能等,正義不該遲到,拜託你們該上班了」。公民社會的訴求並非針對個人,而是因人民憲法權利正被虛耗。
黃帝穎指出,3位現任大法官在媒體上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依照新通過的《憲法訴訟法》,他們不願意進行開庭審理,導致憲法法庭實質上陷入癱瘓,這種情況在全球民主國家前所未見。核心問題在於,憲法法庭癱瘓後,違憲惡法將如何處理。
全站首選:新光人壽辦動土典禮「什麼瞎招 」財經網紅笑瘋:徒增北市開鍘底氣
他進一步表示,在民主法治國家中,守護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並非僅屬於憲法法庭的責任,而是所有憲政機關的憲法義務。因此行政院應責無旁貸,若認為法律違憲,就有義務不予副署,以此制衡惡法。依憲法增修條文,立法院可提出不信任案作為制衡機制;若立法院不敢提出,也反過來證明行政院拒絕副署違憲惡法具備憲法正當性。
張嘉尹指出,三位大法官的行為創下惡例,令人震驚。依憲法法庭合議制,意見分歧應在評議庭內透過討論、表決,再以不同或協同意見書表達,這是75年來憲政運作常態。然而,他們卻繞過制度,透過媒體發言,違反「法官不語」原則。依據釋字第601號及相關自律規範,大法官同樣不得就審理中案件對外發言。
他還提到,更嚴重的是,聲明中透露他們多次以書面意見取代出席,等於長期缺席評議會議,導致憲法法庭自新《憲訴法》實施以來已空轉一年,無任何判決。這種集體缺席杯葛,使法庭無法依規召開評議,嚴重破壞憲政秩序。張嘉尹批評,少數意見本可存在,但以怠職抵制方式破壞制度,不僅違反倫理,更不能代表憲法法庭,只是個人意見,這是極為惡劣的前例。
全站首選:2家插五星旗制裁我官兵行庫?王定宇公布:台銀人壽與玉山銀行
高鉦詠指出,自上屆大法官卸任以來,立法院兩度封殺大法官人事案,加上藍白陣營強行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正,目的在於湊不足人數使憲法法庭癱瘓。近日大法官對《憲訴法》與《憲法》的關係出現分歧,顯示藍白「毀憲亂政」的策略已奏效,而三位大法官的聲明也難以說服社會。
他強調,大法官不應以適用明顯違憲法律為由自限,而應勇敢拒絕不當立法的拘束,避免淪為政客工具。大法官應勇於承擔憲法守護者的角色,不讓法庭繼續癱瘓;而藍白主導的立法院也應理性審查大法官人事案,「解鈴還須繫鈴人」,才能讓憲政秩序回歸正常,避免僵局惡化。
楊宗澧指出,憲法法庭網站自5月起停更,「人權大步走專區」也空白,令人失望。如今卻有大法官配合藍白國會亂政,演出「憲法倒退嚕」的爛戲。人民的權利不能等,正義也不該遲到,但三位大法官卻主張憲法法庭無法審查《憲訴法》合憲性,自陷矛盾。
他強調,憲法法庭是人民的最後防線,若連規範自身運作的法律都不能審查,人民如何信賴?而三位大法官過度拘泥程序而忽略憲政義務與人民權利,已破壞憲政體制。歷史會記住蔡宗珍、朱富美、楊惠欽的言行,但人民期待的是憲法法庭守護權利而非成為程序奴隸。目前已有超過300件人民申請案件無法審理,嚴重傷害基本權利,楊宗澧呼籲大法官停止空轉,主動履行憲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