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今(14日)發表兩岸政策,主張對岸應宣示「台灣不獨,大陸就不武」,並要求對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而他若當選國民黨主席,將規劃在中國北京、上海設置辦事處,並辦理「兩岸論壇」。作為競選對手的張亞中則諷刺,他的兩岸論述已屬博士論文層次,而郝龍斌的論述卻仍停留在「國小家庭作業」的層次,實在令人遺憾。
郝龍斌表示,兩岸善意需要雙方共同努力。中共軍機、軍艦持續繞台,還有不斷上演的圍台軍演,是兩岸關係要走向和平、穩定的最大障礙,他當選國民黨主席後,會正告並呼籲中國方面宣示,只要台灣不尋求台獨、中國就應該宣告放棄對台動武。有了「不以武力威嚇做基礎」的良善互動,兩岸才能在一個開放、寬闊的心態下,追求進一步的交流和善意。
現正最夯:美軍肥成這模樣! 支援芝加哥士兵「腦滿腸肥」照瘋傳 直逼3千萬瀏覽量
郝龍斌也主張,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就是回到中華民國的憲法精神,歸憲法本源,以中華民國憲法的精神,來定位兩岸關係;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從我方觀點來看,就是中華民國的「台灣地區」與中華民國的「大陸地區」的關係,「大陸」一定要正視中華民國一路延續和存在至今的事實。
張亞中則表示,郝龍斌的主張與目前的國民黨中央及其他幾位參選人並無根本差異,論述框架依舊停留在馬英九時期的思維,只是重述立場,其一,仍以「事務性交流」為主軸;其二,對兩岸未來的政治關係設下前提。這樣的論述完全忽略了當前國際與兩岸地緣政經格局的劇烈變化,面對如今更為尖銳的敵意與風險,郝龍斌的主張既未與時俱進,也仍在「拖」與「避」之間徘徊。
張亞中形容,台灣頭上的「堰塞湖」危機已迫在眉睫,在2028年前隨時可能潰壩。雖然國民黨在野,無法直接改善兩岸關係,但仍可提前「引流」,爭取時間;最關鍵的行動,就是在未來一、兩年內,促成國民黨與北京達成一份「深化九二共識」的《和平備忘錄》,作為兩黨可接受的共同基礎。
現正最夯:管仁健觀點》台灣人為何不願跟著鄭麗文喊「我是中國人」?
張亞中認為,此舉不僅可避免台灣在2028年前陷入「被戰爭」或「被交易」的危險,更能為國民黨贏得2028年的歷史契機。而郝龍斌的兩岸主張,完全無法為堰塞湖引流,只會放任讓民進黨把堰塞湖的水愈積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