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與半導體產業持續成為市場主軸,主要科技龍頭紛紛釋出策略性合作與投資動向,推升相關供應鏈與晶片股表現強勁。另一方面,隨著衛星通訊、生成式 AI、以及先進製程技術的發展,美股市場結構正快速轉變。整體而言,資金仍圍繞在「AI 基礎設施」與「高性能運算」兩大主題。

以下是國泰證期整理解析最新美股重點與動向:

現正最夯:川普宣布加徵中國100%關稅 痛批中國擴大限制稀土出口「道德恥辱」

針對明確 AI 成長動能的個股(如 NVDA、AMD、TSM、PLTR),可沿短中期均線偏多操作;對於基本面穩健但短線漲幅過高的標的(如 ONDS、TSLA),建議等待拉回布局;而蘋果與亞馬遜等長線價值股,則可在關鍵支撐區逢低承接。

1、NVDA

輝達宣布參與 xAI 200 億美元融資案,揮打將以20 億美元股權投資,這是輝達加速客戶 AI 基礎設施部署的策略性布局。xAI 計畫透過特殊目的工具(SPV)購買大量輝達 GPU,此舉輝達確保 GPU 供應優先權,鞏固其在 AI 晶片市場的領導地位。仍建議投資人買進輝達,沿五日線偏多操作。

全站首選:北士科合約「違約成本低到可笑」林亮君:是時候跟擺爛新壽說掰掰

2、AAPL

Starlink現有約650顆手機直連衛星(Direct to Cell),將大幅增加到15,000顆,蘋果目前雖與Globalstar合作,提供iPhone衛星通訊服務,但隨著衛星功能持續擴展,蘋果未來很可能與SpaceX合作,以提升iPhone衛星通訊與應用支援,此舉有望強化生態系統黏著度,利好AAPL長期成長。建議AAPL逢低買進,沿十日線操作。

3、TSLA

截至 9 月 30 日全球交付 49.71 萬輛電動車,年增 7%,但這可能從第四季度借來的銷售,因為 9 月 30 日美國 7,500 美元電動車稅收抵免到期,導致消費者提前購買。雖然第三季度交付成長正面,但特斯拉的高估值難以證明,尤其第四季度可能疲軟,股價易修正,建議拉回月線逢低布局。

4、TSM

公司未來前景強勁,主要受 2nm 製程技術進展和策略擴張驅動,2nm 技術預計 2026 年強勁量產,帶動年營收成長 24%,首年貢獻 9% 營收,若智慧手機和高性能運算需求超預期,貢獻可能更高。建議拉回買進並沿著十日線操作。

5、GOOGL

AI Mode 的語言擴展、視覺化與代理測試,以及 Search Live 無縫推出,強化 Google 搜尋的互動性與即時性。這不僅鞏固其在 AI 搜尋市場的壟斷(法院裁定無拆分),還可能提升使用者黏著度,間接支撐廣告營收,2025 年底 AI 貢獻超 20% 搜尋流量,利好股價。建議可以拉回240買進。

6、ONDS

ONDS於 2025 年 10 月 7 日宣布4.25億溢價募資,募資裡還藏了一個「伏筆」認股權證。行權價設在 20 美元,一旦股價突破,Ondas 就能再拿到高達 15 億美元的資金。此舉將顯著增強 ONDS 資產負債表及顯示公司對於未來營運的自信心。短線漲幅過大,建議拉回沿10日線偏多操作。

7、AMD

AMD 與 OpenAI 達成合作,OpenAI 承諾未來數年採購數十億美元 AI 設備,包括 6GW MI450 系列晶片。OpenAI 獲 1.6 億股 AMD 認股權證,行使與歸屬依部署量及股價表現而定。若全數行使,OpenAI 可持有 AMD 約 10% 股權。此交易強化 AMD AI 市場地位,長期潛力看好。本周股價跳空上漲,周一(10/6)低點為203,只要沒回補缺口技術面維持強勢,建議沿5日線偏多操作。

8、PLTR

PLTR其 AI 驅動的業務爆發成長,自 2003 年起提供大數據分析 SaaS 軟體,2022 年底生成式 AI 整合後,工具更易用並適用於戰場或執法情境,加速成長。Q2 財報顯示總營收年增 48% 至 10 億美元,美國商用營收暴漲 93%,淨利年增 144% 至 3.286 億美元,轉虧為盈。操作建議沿著月線偏多操作。

9、INTC

Panther Lake 晶片是公司的高階行動處理器,通常用於較昂貴的筆電,是英特爾首款大規模使用公司耗資數十億美元開發的 18A 製程的高階產品。針對高階筆電市場,潛在逆轉對 AMD 的份額損失,顯示內製轉型成功,若良率持續改善,2026 年出貨易超預期,支撐營收成長 15-20%。建議沿10日線偏多操作。

10、AMZN

亞馬遜網路服務(AWS)從通用雲端服務轉向專注 AI/生成式 AI 特定服務的策略轉變,以對抗微軟 Azure 等競爭對手。此舉將幫助 AWS 擺脫「通用雲端」標籤,利用與 Anthropic 的基礎設施合作強化 AI 定位。AWS Q2 營收年增 17.5%,但落後同行,導致 AMZN 股價今年僅微漲。目前股價跌至季線以下,建議拉回至220買進。

※Newtalk提醒您: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