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我們百姓的錢耶!」電視政論節目上,一句批評國安基金進場護盤的話語,曾在今年四月台股暴跌之際引起熱議,批評聲相當刺耳,因此令人記憶深刻,難以忘記。當時市場恐慌、股民信心潰散,政府啟動國安基金入市穩盤,卻被質疑「動用全民資金救股市」。半年過去,事實證明,原來這筆「我們的錢」,不僅守住了市場信心,還真的替人民賺了錢。
根據國安基金最新公布的財報,自4月9日進場護盤以來,184天累計投入約122億元,帳面上獲利超過36億元,還有應收股利約4000多萬元,不計股息報酬率逼近30%。這樣的成績單,或許能讓原本唱衰的聲音安靜了下來。一位網友這樣調侃:「笑死,2萬7還在護盤……今年賠錢真的不要怪別人了。」
當前熱搜:北士科合約「違約成本低到可笑」林亮君:是時候跟擺爛新壽說掰掰
事實上,國安基金的戰績向來亮眼。自2000年以來,從過去的八次進場安定市場(2025年4月股災為第九次進場護盤),僅一次因政權輪替與網路泡沫虧損出場,其餘七次皆為獲利,整體戰績「七勝一敗(加2025年4月進場即八勝)」。這代表國安基金不僅穩定市場情緒,更在多次全球金融動盪中扮演「逆風者」角色,為投資人爭取喘息空間,也為國庫挹注可觀收益。
今年四月,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股市震盪,台股連兩日暴跌超過2,800點,失守2萬大關。當時市場陷入恐慌,信心幾乎崩潰。國安基金在4月9日決議進場,可謂「關鍵時刻的信心針」。如今半年後,台股從17,391點一路上攻到27,301點,不僅創下歷史新高,也讓護盤的決定獲得事後證明。
然而,關於國安基金的討論仍然分歧。有專家認為它的進場會打亂市場自然修正機制,扭曲股價結構;但也亦有聲浪認為,在極端情勢下,政府的「信心護盤」是必要的制度性防線。這樣的辯論,反映出「自由市場」與「國家干預」之間的拿捏不易。
全站首選: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再掀美中貿易戰! 美股狂瀉台積電ADR暴跌6.41%
但無論立場如何,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國安基金的存在,很少讓人民失望。它的每一次進場,都不只是為了數字上的漲跌,而是為了在市場信心最脆弱的時刻,給予穩定的力量。這不僅是護盤,更是一種對投資環境、對國家經濟體質的信任維護。
「這一次,國安基金再度沒讓人民失望,實實在在為全民賺了錢。」所以,當我們再次聽見「這都是我們的錢……」這句話時,也許可以帶著一點驕傲與感激回應:「是的,這是我們的錢,但這筆錢,替我們賺回了信心,也賺回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