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做篩檢也能集點換好康!衛福部今(9)日宣布正研擬全新「健康幣」制度,民眾只要完成指定健康活動,如疫苗接種或癌症篩檢,就能獲得點數,未來可兌換健康商品或抵扣運動設施費用。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政策核心在於讓健康行為「有價值、可回饋」,並以明年第一季上路為目標。

石崇良上午出席「台灣乳房醫學會倡議工作坊」前接受採訪時指出,國內多項癌症篩檢率已陷入停滯,遲遲無法突破。為達成「健康台灣」願景,衛福部正思考如何讓民眾主動關心自身健康。他坦言,過去的「健康存摺」僅是被動記錄資料,未能形成行動誘因,因此未來將以「健康幣」取代,讓國人參與健康活動即可得到即時回饋,「做得越多、點數越多」。

現正最夯:比樂天貴3倍!戰備水一瓶120元 國防部挨轟卻稱參考日本進口價

這項「健康幣」的應用範疇規劃廣泛,初期將涵蓋衛福部推動的各項公費健康活動。石崇良部長舉例說明,如近期大力推行的「左流右新」疫苗接種政策,未來民眾每完成一劑疫苗接種,或許能獲得100點,接種兩劑則可累積200點。同樣地,只要進行一次健康篩檢,不論是公費或自費項目,都能獲得相應的點數回饋。累積的健康幣預計將與民間單位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例如,民眾可以使用這些點數折抵銀髮俱樂部的入場費用,或者兌換保健食品等,讓健康投資變得更具吸引力。

衛福部正在與相關部會緊密協商,全力推動這項跨領域的合作計畫。除了作為核心推動單位的疾管署與國健署外,運動部與教育部等也將加入行列,共同打造一個涵蓋更廣泛健康層面的生態系統。石崇良部長強調,希望藉由這項機制,讓全民都能動起來,不只著眼於未來能減少生病、降低健保支出,更能即時感受到健康行為帶來的回饋與價值。

至於「健康幣」的具體形式,媒體關切是否會像台北市的兌點活動一樣,與悠遊卡等現有支付工具結合。石崇良部長對此回應表示,如果悠遊卡公司有合作意願,當然也樂觀其成,因為健康幣本質上就是一種點數兌換機制。但他同時強調,衛福部更希望健康幣的用途能更明確地聚焦於健康相關的領域,以確保其政策目標的達成。衛福部已著手展開全面的規劃工作,並訂下明確目標,力求在明年能夠順利推出,為全民健康開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