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公布今(7)日我國至九月底外匯存底,金額為 6,029.43億美元,較上個月底增加 55.13億美元。本月金額變動的主因為三項,分別為主要貨幣對美元之匯率變動、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及央行進場調節以維持外匯市場秩序。

先前,央行公布七月外匯存底 5,978.6億美元,八月近一步減至 5,974.3億美元,然而,九月份受市場對聯準會(Fed)降息 1碼,及預期至年底前可望持續降息的氛圍影響,美國公債價格上揚;同時,美元自今年來的跌勢趨緩,美元兌新台幣的匯率回升;加上外資九月份大舉買超台股近 2,000億元(1,999.28億元)的熱錢匯入下,央行外匯存底也結束連二個月遞減,重回正成長。

全站首選:館長直播嗆把賴清德狗頭斬下來!他吐槽:在台灣不能說「這2件事」是常識

外匯存底是各國央行所持有的外幣資產,包括外國現金、存款、支票、票據,及短期國庫券、股票、政府或企業債券等有價證券,其主要功能是作為國家儲備、衡量國際清償能力的重要工具,用於應對外匯需求與緊急情況下的匯率穩定,但平時並不隨便動用。

目前,我國央行以 6,029.43億美元水位,位居全球第六高。前五名分別為中國的 3兆 3,387億美元、日本 1兆 3,412億美元、瑞士約 7,267億美元、印度約 7,002.4億美元,以及俄羅斯(截至八月)約 6,894.5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