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川普第一任政府時期擔任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的博明(Matt Pottinger)稍早在史丹佛大學信託投資者研討會上示警,中國甚至可能在不引發全面戰爭的情況下在台灣引發「非常嚴重的危機」。他指出,局勢可能在未來四年內升級,並「讓川普總統和更多的人夜不能寐」。

博明指出,中國有很多方法可以在不引發熱戰的情況下讓台灣的日子更難過。例如,中國政府可以向全球主要航運公司(主要來自亞洲和歐洲)發出通知,要求只有獲得中國政府許可才能進入台灣港口。

當前熱搜:被爆涉黃國昌狗仔紛爭 王鴻薇:嚴厲譴責《鏡週刊》 

博明指出:「這將立即使世界航運業陷入困境。他們要嘛必須承認並基本上放棄台灣擁有任何主權的想法,即使是對其自身貿易的主權,要嘛就面臨無法與中國大陸做生意的風險,這將導致全球大多數航運公司倒閉。」

中國對台灣的關注反映了台灣在該地區的戰略重要性,以及雙方複雜的文化和歷史聯繫。

博明表示,佔領台灣將是一場「戰略政變」(strategic coup),因為這將使中國擺脫其軍事力量的地理限制,也就是「第一島鏈」。這個島鍊使得「任何時候中國想要派遣其艦船、潛艇和飛機,他們都必須經過收費站並獲得許可。」

當前熱搜:嗆「把賴清德X頭斬下來」要被辦 館長瞎喊司法迫害:把我當柯文哲

「因此,中國的軍事理論認為,如果我們拿下台灣,就能有效地包圍日本,瓦解日本的整個戰略防禦構想,並切斷日本的能源甚至糧食供應。」

博明補充道,即使是一份「官僚通函」也可能引發台灣的嚴重危機,這一事實應該引起美國和全世界的高度關注。

同時,博明曾在川普第一任期內與他共事,他表示,川普總統「實際上並不把國家安全放在首位」。川普的重點傾向於收緊移民政策——對他來說,這是一種經濟外交政策,而非安全政策——並擴大他對聯準會和媒體等其他權力槓桿的控制。

川普今年解散了國家安全委員會,這加劇了美國安全戰略的潛在短視。

博明說:「截至一個月前,白宮只有大約36名政策官員負責國家安全事務。具體來說,這相當於彩色電視誕生之初的水準,」這些職能實際上已被私營部門的顧問所取代。

「這些人包括大衛·薩克斯(David Sachs),他是兼職的人工智慧和加密貨幣專家;黃仁勳,他根本不是政府官員,但他是總統在技術和人工智慧方面的首席顧問——實際上取代了馬斯克——包括這些方面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我認為,我們現在處於一個比第一屆政府時期更奇怪的境地,當時川普總統身邊都是將軍……他們會在危機爆發前就提出(國家安全)問題。」展望未來的中美關係,博明表示,川普將面臨兩難:一方面試圖對中國徵收嚴厲關稅,另一方面意識到中國正迅速推進與美國的脫鉤。

「習近平或許會同意購買一些新的大豆或幾架波音飛機,但他不會改變其經濟模式,即……明確地讓中國擺脫對美國和其他工業化民主國家任何投入的依賴。」

博明表示,川普第一任期結束時,由於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造成的嚴重破壞,他承受著政治壓力——這是他自2020年以來一直在心頭的「怨恨」。

「如果川普今年晚些時候與習近平會面,他將獲得一些大豆訂單,然後又會重新開始心頭的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