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復原仍在持續進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6)日晚間召開第30次工作會報,由內政部長劉世芳主持。會中除強化各項防災措施,也特別要求嚴防假訊息干擾救災運作,強調若發現惡意散布不實資訊,將依法追究刑責。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出,近期網路上出現部分錯假訊息,恐造成民眾恐慌或影響災區協調運作。中央已主動蒐整相關內容,並請花蓮縣政府同步蒐集提供,必要時移送調查,以維護救災秩序與社會安定。

全站首選:南非降格台灣代表處並限期遷離首都 駐處代表坦言「台灣人在當地不再受歡迎」

會中農林漁牧組報告,馬太鞍溪臨時土堤於4日加高至3公尺後,現可容納200毫米累積降雨量而不致溢堤。經專家與相關機關研商後,決定調整警戒應變機制:水位上升0.5公尺即發布紅色警戒,上升1公尺則同步發布海嘯警報;未來24小時預估降雨量達200毫米時,也將啟動紅色警戒。

無人機今日最新觀測顯示,堰塞湖天然壩體穩定、湖水量體未見異常,水流仍從溢流口平穩外洩。不過,由於下游河道土砂淤積嚴重,相關單位仍維持紅色警戒並持續清疏導流。

搜救組統計,此次堰塞湖溢流災害共造成18人死亡、6人失聯、157人受傷,全國災情累計940件,其中花蓮即占888件。為加強搜救能量,明日起將再增調台中、桃園搜救隊支援,後續由台南與屏東接棒投入第二梯次。

全站首選:中秋連假結束「開工日濕噠噠」?天氣風險:東北季風增強明轉雨

在收容安置方面,目前光復鄉共設置兩處收容處所,安置214人。由於明日將復課,大進國小已調整教學空間,災民安置得以延續;光復國小則由原民會協助轉介短期旅宿方案。

此外,花蓮縣府已奉請督導光復鄉公所盤點轄內未具二樓以上避難空間的住戶及弱勢族群,建立名冊與聯絡資料,預警發布時將優先撤離。

水利單位指出,臨時堤防已完成5公尺高加強段並噴覆鋼網混凝土,交通部則增開台鐵列車15班次,所有對號車均暫停光復站,便利人員進出。環境部截至5日止共動員5939人次、機具2346台,清除淤泥及廢棄物逾8萬噸。

劉世芳指示,相關單位應以3D建模方式建立災區地圖供縣府規劃撤離動線,並要求花蓮縣政府儘速辦理疏散演練,演練前應加強宣導,避免因誤傳或誤解引發恐慌與二次災害。她強調,防災不僅在現場,更在資訊戰線上,「真相與速度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