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能源部於 1 日通報指出,俄羅斯當天對基輔州斯拉武季奇市(Slavutych)的能源基礎設施發動攻擊,導致車諾比核電站出現緊急斷電。儘管目前尚無核外洩報告,但事件引發國際社會對核安全的高度關注。
據烏克蘭方面表示,俄軍使用無人機進行「波浪式攻擊」,摧毀當地主要變電站,造成核電站電力中斷與周邊地區約 30 萬人停電。當局指出,核電站雖啟動備用系統維持冷卻功能,但若長時間無法恢復電力,反應爐冷卻系統恐面臨失效風險,後果不堪設想。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譴責此舉是「對全球安全的威脅」,並強調將向西方盟友施壓,要求提供更多防空與能源支援。車諾比核電站因 1986 年的爆炸事故而舉世聞名,當年核泄漏釋放的輻射量相當於約 400 枚廣島原子彈,其後果至今仍影響當地環境與居民健康。事故後,反應爐被封存並加裝保護外殼,但仍需依賴外部能源維持冷卻系統正常運作,安全性長期受到質疑。

自 2022 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車諾比核電站一度被俄軍短暫佔領,隨後撤出。除車諾比外,位於烏克蘭南部的扎波羅熱核電站(Zaporizhzhia Nuclear Power Plant)同樣因戰事頻繁受損。這座歐洲最大的核電設施目前由俄軍掌控,烏方指稱該電站近期曾長達一週斷電,僅靠柴油發電機維持運轉,安全堪憂。
對於烏方指控,俄羅斯國防部予以否認,強調並未針對任何核設施展開攻擊,並指責烏克蘭藉核電議題操弄輿論、爭取國際支持。中國軍事自媒體《軍哥漫談》警告,核電站在戰爭中一旦失去能源供應,可能導致冷卻系統停擺,引發反應爐過熱甚至核災,其影響不僅限於烏克蘭,亦可能波及整個歐洲乃至全球。

車諾比核電站。 圖:翻攝自軍哥漫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