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3日電)花蓮洪災後復原持續進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只要發生24小時累積降雨量達100毫米或地震震度5弱以上,針對馬太鞍溪下游將發溢流警報,預定11日完成興建5公尺高的土堤。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下午召開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第27次專案工作會議,由副指揮官、經濟部主任秘書莊銘池主持。依報告,經無人機空勘,天然壩體及水流無異狀,考量下游河道有土砂淤積,維持紅色警戒。

全站首選:「釜山女神」李皓禎確定回台應援!網嗨翻:終於等到了

此外,湖區目前水位1020.4公尺,面積12.6公頃,維持不變,蓄水量590萬噸為原來量體6.4%。壩頂溢流破壞後的水位已下降118.6公尺,蓄水量持續減少。

中央災變中心表示,經空勤總隊直升機協助,已派員至湖區安裝水下地形水深探測器。針對下游溢淹門檻,只要遇24小時累積降雨量100毫米以上或地震震度5弱以上,將發布警報。

報告顯示,針對馬太鞍溪河道土堤工程將採3層防護,依序為鼎塊防護、太空包擋水、土堤夯實。堤防受損總長為2860公尺,估4日完成修復,並將興建高度5公尺土堤,預計11日完成。

全站首選:張啓楷批普發一萬在拖延、「3次翻車」 卓榮泰反嗆:你不了解狀況

收容安置部分,中央災變中心統計至下午3時30分,5處地點共有264人,以大進國小184人最多,安置所無特殊疫情或群聚狀況。至於軍方支援沐浴機,設在光復糖廠等14處共17部,另有5部在光復糖廠待命。

中央災變中心統計堰塞湖溢流造成6人失聯、18人死亡、157人受傷。傷者部分,包含122人出院、34人住一般病房、1人在急診室留院觀察,緊急醫療管理系統在2日結案。

莊銘池裁示,災區清淤已階段性完成,後續對廢棄物清理等,中央將持續協助花蓮縣府處理環境清潔,希望6日可完成清潔清淤等工作,這幾天經中央與地方合作,災後復原有很大進展,會共同合作讓災民盡快恢復日常生活。(編輯:方沛清)11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