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獨家報導,研究顯示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社群平台 (前身為 Twitter)已成「反猶人士」貼文的首選社群平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週一(29日)獨家報導指出,反數位仇恨中心(CCDH)、猶太公共事務委員會(JCPA)研究顯示,反猶言論在 X 上不僅「猖獗」,其社群註解(Community Note)在查核反猶貼文方面完全失效,僅約 1%被研究的貼文被加上了註解。

當前熱搜:狗仔記者謝幸恩遭起底 用丈夫人頭收稿費 傳訊給這「綠委」讓身分曝光

研究指出,社群上的「反猶網紅」在 X 上得到越來越多關注,觸及數百萬人。部分更購買了藍勾驗證,並被允許在 X 上提供訂閱服務,利用「仇恨言論獲利」。

在 OpenAI GPT—4o 模型協作下,研究人員從去(2024)年 2 月 1 日至今年 1 月 31 日間,共識別出「679,000則」含有反猶言論的貼文;其中,59%與陰謀論有關,剩下 41%,則是污辱性的攻擊言論。

反數位仇恨中心(CCDH)、猶太公共事務委員會(JCPA)運用 OpenAI GPT-4o 模型,辨認反猶言論。 圖:ChatGPT 生成/曾郡秋 製

報導續指,X 的官方政策雖明文禁止「基於種族、族群、國籍、種姓等」人身攻擊言論,但馬斯克卻以言論自由為由,允許陰謀論者、反猶人士重返平台。他更表示:「把任何形式的仇恨公開出來(...),總比它在黑暗中悶燒好。」

全站首選:捲入黃國昌狗仔偷拍集團風波!菱傳媒新股東宣布停止發稿結束經營

JCPA 執行長 Amy Spitalnick 表示,因為 X 未能落實政策(社群註解),反猶陰謀論及污辱性的攻擊言論被放大、正常化。

早在 2023 年,X 就曾提告 CCDH,指控其在馬斯靠接管後「研究,並揭露」仇恨言論,違反平台服務條款,導致公司損失數千萬美元。

不過,美國聯邦法官駁回訴訟,並稱此案「明顯具報復性」。CCDH 執行長 Imran Ahmed 表示,「X 並不是因為我們誹謗而提告,而是因為我們做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