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災情進入第 7 天,災後環境粉塵驚人,不少救災志工在社群提醒,務必做好防護與清潔,以免把病菌帶回家中。一名網友在 Threads 指出,現場粉塵量大且氣味刺鼻,不只要戴口罩,護目鏡更是不可或缺;衣物、鞋子若能丟就丟,避免日後感染。他強調,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與腸胃炎等傳染病風險不容忽視,一旦出現頭痛、腹痛、腹瀉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該網友提醒,救災者最好外層穿薄長袖或防曬外套,內搭涼感衣物,並以「布手套+長防水手套」雙層防護,腳部則建議穿長筒雨鞋、雙層襪子及將長褲塞入鞋內,以減少進水與刮傷。他直言,救災裝備若無法丟棄,必須用 10 % 漂白水消毒,尤其家中有寵物的志工更應注意,避免將病毒帶回家中。

全站首選:農糧署出手支援災區便當!3定點供午晚餐 花蓮縣府挨批「扯爆了」

花蓮光復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受創嚴重,災後湧現許多「鏟子超人」志工投入重建行列,志工呼籲衣物記得丟,以免攜帶病菌回家。 圖:取自台鐵臉書

另有網友補充,災區缺乏護目鏡,呼籲外界不要再寄送厚棉被、布手套或過期食物。也有人留言表示「今天從台南帶了 2000 個護目鏡到現場」、「粉塵真的不能不戴」。隨著天氣轉晴,泥沙乾化為大量粉塵,讓救災人員直呼防護不可少。

疾管署提醒,清理災區時絕不可赤手赤腳或穿拖鞋,應穿雨鞋、防水長靴並配戴防水手套與口罩,以防遭生鏽鐵釘、鐵片刺傷,引發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或破傷風等疾病。若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等症狀,須立即就醫,並向醫師說明接觸史及傷口污染情況,利於正確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