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派小黨「台灣基進」宣布調整路線,強調本土親美立場,並對大中國思想的影響提出質疑。該黨主席王興煥在網路節目《矢板明夫Newtalk》中直言,儒家思想不僅缺乏知識性與制度支撐,更成為民主化的逆流,對台灣本土價值構成挑戰。

王興煥指出,儒家思想存在兩大問題:首先是缺乏知識性,「儒家只有實踐興趣,卻沒有理論興趣」,無法建構完整體系;其次,儒家將社會現象道德化解釋,從「君王親近賢人或小人」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皆缺乏制度與科學基礎,淪為保守溫床,阻礙民主發展。

當前熱搜:快訊》柯文哲、應曉薇交保 北檢不抗告了:嗆若違規將促再羈押

談及自身經歷,王興煥透露,幼年受家庭影響,每逢寒暑假被送往台中蓮社學習中國經典,從小學到國中每天花半小時背誦《大學》、《中庸》、《弟子規》,立志「為往聖繼絕學」。他大學聯考志願僅填中文系,自認當時是「文化上的中國人」。大學畢業後,他更花兩年專攻中國古典,過著近似私塾的書院生活,盼在四書五經教育場域傳道授業。然而,這段經歷讓他反思「這套思想難以支撐現代社會發展」。

王興煥在研究所接觸西方哲學,選擇生死學研究,發現西方哲學的邏輯性與分析性,與儒家的模糊詩性形成對比。他表示:「這樣的差異讓我重新檢視儒家思想的侷限。」

台灣基進此番路線調整,凸顯其對大中國思想的警惕,將影響在台灣政壇平衡本土價值與外部思潮衝擊。

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接受網路節目《矢板明夫Newtalk》訪問。   圖:截取「YouTube」矢板明夫New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