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資深法律學者孔傑榮昨天逝世,享壽95歲。孔傑榮是前總統馬英九與前副總統呂秀蓮的恩師,對台灣民主化與中國法制發展有深刻重要的影響。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孔傑榮(Jerome Cohen)的兒子伊森.柯恩(Ethan Cohen)證實,孔傑榮22日逝世,享壽95歲。

當前熱搜: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洪災2死3人失聯! 市場抱柱婦人平安脫困

孔傑榮長期研究中國法制,對戒嚴後期台灣民主化發展有深刻影響。他是前總統馬英九與前副總統呂秀蓮就讀哈佛大學法學院時期的恩師,1985年江南案後,他義務代表劉宜良(筆名江南)遺孀崔蓉芝到台灣出庭,期間赴醫院探望因美麗島事件入獄成為良心犯的呂秀蓮。

2012年5月中國維權律師陳光誠離開美國北京大使館赴美外交風波中,孔傑榮聯繫當時任教的紐約大學,以提供訪問學者與獎學金方式協助陳光誠赴美。孔傑榮同年底來台,在台北榮總會晤因貪污案入獄的前總統陳水扁,對案件提出法律看法。

孔傑榮1960年畢業於耶魯大學法學院,擔任2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書記,30歲在美中尚未建立外交關係前,決心鑽研共產制度下的中國法律與學習中文;美中建交後,操流利中文的孔傑榮是首位代表多所美國大學與律師事務所在北京工作的美籍律師。

現正最夯:人家「電磁彈射」它搞「電池彈射」! 出事會拋出3米外 網譏 : 射災難給別人

華爾街日報報導,孔傑榮在1960年代冷戰時期足跡遍及台灣、日本與香港,但無法入境中國,他曾在香港聲稱願意支付2萬美元購買貓熊,還曾去信毛澤東與周恩來,但不得其門而入。孔傑榮在1972年美中關係開始融冰時,在北京見到當時中國第二把手周恩來。

1979年美中建交,中國開始對外開放,孔傑榮與妻子獲邀前往北京為中國官員授課。

長期關注中國法制、人權與區域民主法治發展的孔傑榮,巧妙地在美中之間扮演可信賴的角色,是台灣、美國與中國高層信任的對象,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與香港的變化,也從法律角度提出評論。

2003年時任副總統呂秀蓮(中)在總統府設宴款待哈佛大學教授、恩師孔傑榮(左),同為校友的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右)也應邀出席。   圖:中央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