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大里垃圾山長年堆置不減,至今已超量堆積38.5萬噸垃圾,規模位居全台之冠。媒體近日披露,若要徹底清除這座「垃圾山」,統計包括分篩打包、SRF計畫、回饋金、掩埋場活化及垃圾焚化等經費,預估至少需耗費37億元公帑,才能在17年內完成清運。民進黨立委郭國文今(19)日在立法院質詢時痛批,台中市審計處早就揭露其中涉及「百億級弊案」,卻僅要求市府「檢討」了事,等於讓審計部淪為作文比賽,毫無監督效果。
郭國文指出,台中市焚化爐經費從最初的31億元暴增至85億元,短短幾年增加超過50億元,再加上垃圾山清運需要37億元,這些數字加總就是「百億大弊案」。審計單位查出三大問題:第一,焚化爐預算暴增50餘億元;第二,台中市清潔隊多達上百次偏離收運路線,違法收運事業廢棄物;第三,市府將一般垃圾集中送進大里地區,卻以低價替廠商處理事業廢棄物,圖利業者數千萬元。這些問題明明已被審計處揭露,最後卻只要求市府「檢討」了事,形同「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在今日立法院針對審計部長陳瑞敏續任案的審查中,郭國文火力全開,直言審計部已經失去應有功能。他質疑:「一百億啊!事情是大條還是小條?如果只寫報告叫市府檢討,社會怎麼交代?」郭更指出,這起案件最後僅有少數清潔隊人員遭判刑,但真正涉及數百億經費問題的決策核心卻毫髮無傷,這樣的審計根本無法令人民信服。
陳瑞敏則在答詢時承認,台中垃圾問題「確實有隱憂」,並表示會要求市府正視問題、盡快改善。但郭國文並不滿意,他強調:「不是要檢討,而是要處理!如果問題不移送檢調、廉政署徹查,最後就是不了了之。」郭更諷刺,「這不是AI查的,是人工查的,既然人工都能查到,最後卻只是檢討,那AI審計能解決什麼?」言下之意,痛批審計單位根本失能。
整起爭議凸顯出審計制度的侷限。郭國文強調,審計單位不能僅止於「發現問題」而缺乏「解決問題」的動能,否則就是「雷聲大雨點小」。他認為,當預算異常膨脹、清運計畫延宕十多年仍無法完成,甚至涉及圖利廠商時,審計部應主動移送檢調追查,而非僅僅留下一句「檢討」就草草結案。
郭國文最後強調,垃圾山問題累積多年,從經費膨脹、弊案頻傳到社會觀感不佳,都已成為檢驗審計部效能的指標案例。他呼籲,審計機關不能再淪為「寫作文」,必須真正展現監督與制衡功能,否則社會大眾將對整個審計制度失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