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美商 ANDURIL Industries 透過技術轉移,合作生產能編隊群攻的「低成本自主巡弋飛彈」在 2025 台北航太國防展曝光,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院長李世強中將今(17)日指出,目前規劃把整個供應鏈在台灣建置,目前仍是一項科研案,先把供應鏈完全在台灣建立後才會量產。
「2025 年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將於 114 年 9 月 18 至 20 日於臺北南港展覽一館舉行,由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邀集國內外航太、國防工業廠商以及本部共同參展。
精選報導:「強弓飛彈」首度亮相!攔截高度破70公里 超越美製愛國者三
外界關注,此次中科院與美商共同研發的「低成本自主巡弋飛彈」在展覽出現,是第一次中科院與美方共同生產飛彈,在中共威脅下的武器製造改變,未來會更多?中科院院長李世強中將則表示,先以大方向回答,明天會跟包含美國、加拿大在內的六家廠商簽兩份合約、四份合作備忘錄,這是一個趨勢,未來只會更多更熱絡。
李世強中將接著說,有關「Barracuda」因為我們是引用美方原文,所以我們認作是飛彈,更明確形容是「遊蕩彈藥 Loitering munition」,可能對武器界定會更清楚明白。
為什麼會合作生產?李世強中將坦言,因為成本會壓到很低,目前準備花 18個月時間,把整個供應鏈在台灣建置,結果希望讓單枚價格壓到新台幣 650萬元,如果超過這價格,研發任務等於是失敗了。
李世強中將強調,未來「低成本自主巡弋飛彈」全部供應鏈會在台灣建置。至於媒體關心是否已經量產?李世強中將解釋,這目前仍是一項科研案,先把供應鏈完全在台灣建立後才會量產。
媒體問到,兩年前曾問過雄昇飛彈沒來參展的問題,這次強弓飛彈則是第一次公開展示,而今年漢光也有曝光過的增程雄三飛彈、雄昇飛彈,在去年精準實彈也曝光過,這兩型關鍵戰力指標意義彈藥為什麼沒出現?
政務辦公室主任孫立方中將強調,今年整體國防館規劃,國防部依照整體戰力呈現內容、科研尖端成果進行展示,並區分成四個展區,自然是會有展品列入到裡面,有些不會列入,但基本上,進入到展出武器裝備、模型、技術概念都符合整體展出方向。

勁蜂4型攻擊無人機。 圖:張良一/攝

自殺式攻擊無人機。 圖:張良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