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貝林時報》揭露,今年二月日本駐丹麥大使館舉辦天皇生日慶祝酒會,中國駐丹麥大使王雪峰竟當眾要求主辦方驅逐台灣代表,這種粗暴無禮的行徑立刻在外交圈引起震撼。這不只是外交失態,更是戰狼外交的赤裸展演。中國大使在公開場合張牙舞爪,把慶典硬生生轉化為意識形態鬥爭的舞台。此舉不僅公然冒犯地主國與主辦的日方,更凸顯北京對國際規範與外交文明的蔑視與踐踏。

戰狼外交的常態化表現

精選報導:中國大使對台灣代表粗暴行徑震驚丹麥!外交部:完全悖離文明素養

事實上,這種情況早已不是孤立個案,而是中國戰狼外交的常態化表現。只要台灣出現在國際舞台,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或體育場域,中國都要設法出手干擾。

在體育場合,中國代表甚至鬧場。今年七月,台灣跆拳道代表隊在德國世大運摘下男團銀牌,正準備接受教育部賀電祝賀時,中國人員竟然衝上前搶奪,與台灣媒體爆發推擠衝突。

在和平場合,中國的惡劣行徑同樣令人側目。今年八月,台灣駐日代表首次出席長崎原爆紀念典禮,卻被刻意安排在「非政府組織」座位。駐日代表李逸洋公開指出,這背後是中國施壓所致。一場追悼和平的儀式,中國卻粗暴挾帶政治鬥爭,刻意矮化台灣。

在制度場合,中國的戰狼手法更為系統化。中國長年將聯合國2758號決議曲解為「一中原則」的背書,藉此矮化台灣。然而,近年來歐美各國國會與歐洲議會紛紛通過決議聲援台灣,明確反駁這種錯誤解讀。美國國會更以法案強調,2758號決議從未處理台灣代表權問題,中國的政治操弄毫無正當性。

國際社會的反感反制

這些案例在在顯示,中國的戰狼外交幾乎「無所不在」、「無題不與」──凡是國際場域上出現台灣,中國就是要針對、就是要打壓。然而,這樣的外交打法並沒有奏效,反而加速國際社會的反感。

在丹麥事件中,日本東道主拒絕驅逐台灣代表,任由中國大使憤而離場。丹麥外交界則對此舉普遍感到震驚,視之為對外交規範與禮節的踐踏。

在世大運事件中,面對中國人員粗暴無理地上前搶奪台灣選手的賀電,現場台灣媒體立刻質問回擊,當場展現出捍衛國格與尊嚴的堅定態度。

在國際社會中,歐美立法機構接連通過動議與決議,點名中國惡意曲解,並呼籲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等專業機構。這些反制行動顯示,戰狼外交已在國際社會引發眾怒並遭致反彈。

展現文明才能讓世界心服口服

值得強調的是,國際社會之所以願意在各種場合支持台灣,並不只是出於對中國的不滿,更是因為台灣自身努力與亮麗成績。

台灣的底氣,首先來自文明價值。民主選舉、新聞自由、人權保障與公民社會活力,讓台灣在《經濟學人》民主指數、自由之家等評比中,長年穩居亞洲前茅,成為區域少數成熟民主的典範。其次來自經濟與戰略角色。台灣擁有穩健的財政表現與貿易實力,更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關鍵,尤其是半導體產業,已成為世界無法忽視的戰略樞紐。

這些文明價值與戰略地位,讓台灣的國際形象不再只是「被打壓的受害者」,而是「積極的貢獻者」。中國戰狼外交意在壓縮台灣空間,卻往往適得其反。中國每一次的張牙舞爪與無理取鬧,都只會凸顯出台灣文明、自由、民主的形象,讓國際社會更看清它的霸凌本質。

戰狼外交或許能製造騷動,卻無法贏得尊重。真正能讓世界心服口服的,是國家展現出的文明價值。台灣會繼續以自由與民主,讓世界看見另一種可能,也贏得真正的尊重。

文/洪浦釗(立法委員林楚茵國會辦公室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