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陸戰隊與日本自衛隊今(11)日起將在北海道至沖繩的基地舉行為期兩週的「堅毅之龍」聯合演習,能夠打擊中國境內目標的堤豐戰斧巡弋導彈將會亮相。
《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 Review)報導,美日雙方將破紀錄出動1萬9千名官兵參加軍演。美軍將在廣島南部的海軍陸戰隊岩國航空站部署能夠向1600公里外的目標發射「堤豐」巡弋導彈的作業系統。
當前熱搜:北約第四條啟動! 波蘭遭俄機入侵多國戰機起飛 呂特 : 捍衛北約每一吋土地
報導指出,「堤豐」將僅用於訓練目的,不進行實彈射擊。據官員稱,演習結束後,該飛彈系統將轉移至日本境外。
日本陸上自衛隊位於沖繩縣的石垣基地將部署海軍-海軍陸戰隊遠徵艦艇攔截系統(NMESIS)。
海軍陸戰隊防空綜合系統也將部署到位。日美兩國軍隊將使用這兩種發射裝置進行反艦和防空作戰訓練,但不會進行實彈射擊。
報導指出,美日兩國官員均未明確指出這次演習的假想對手,但兩國政府都對中國日益增強的海上力量保持警惕。岩國基地到北京的直線距離約1600公里,恰好處於「颱風」飛彈的射程範圍內。
岩國空軍基地是美國對中國和北韓進行威懾的重要樞紐,擁有先進的F-35B戰鬥機。在韓戰期間,它曾經作為美軍飛機飛往朝鮮的後方基地。岩國是亞洲防禦的前線基地。
多年來,美國一直沒有射程約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陸基飛彈。這是由於當時美國與俄羅斯簽署的《中程核武條約》(INF)。
該條約於2019年到期後,美國開始考慮在連接日本沖繩附近南西諸島和菲律賓的「第一島鏈」部署中程飛彈。
據信,美軍有能力透過核子潛艇打擊中國。如果同時部署陸基飛彈,將形成新的防禦體系。
笹川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渡邊恆雄指出,「美國希望日本和菲律賓未來能增強自身的威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