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法國總理白胡(François Bayrou)宣布將於9月8日於國民議會提出政策宣言,並隨後進行信任投票,這被視為他在沒有明顯議會多數支持情況下的高風險策略,目的在為其主張總額約440億歐元的年度預算削減計畫尋找政治合法性。

不過,在距離決定其政治前途的信任投票僅剩數日之際,白胡因將國家公共債務高築歸咎於「嬰兒潮世代」的「安逸享受」,引發軒然大波。儘管他次日澄清稱「並非針對退休群體」,但他聲稱,年輕人正「被奴役般地」償還由前幾代人製造的債務言論,還是引發強烈的社會與政治反應。

精選報導:直播習近平和普丁談「器官移植」震驚國際!央視竟要外媒下架影片

面對「某些政黨在法國公共債務問題上的無所作為」,8月28日他在TF1電視台節目中直指「嬰兒潮世代」享受了過於優渥的政策,例如慷慨的退休金和福利,而這些成本卻轉嫁給年輕一代,而成為公共債務沉重的部分原因。他的言論立即引來批評,被認為是在代際之間製造裂痕。

白胡表示,債務不僅是財政問題,更是社會代際公平問題。債務「是年輕人面臨的問題,他們的發展、人生規劃、職業都因此受阻。」

白胡警告,「年輕人理應得到尊重和支持,而不是被不斷忽視,並因我們以他們的名義、卻未經他們同意所作的承諾而背負沉重負擔。」年輕人因要為「前幾代人輕率舉債」買單,將成為最大受害者。

承認自己也是嬰兒潮世代,白胡認為,那些受益於戰後繁榮、辛勤工作卻又受益於這一發展的人,今天作為「父母和祖父母」,有道義責任幫助解決債務問題,且應該支持他,率先削減債務,站在保護最年輕一代的第一線,確保最年輕的一代不會被逼著償還債務。他表示,「一代人不為下一代著想,默默地把幾十年來為我們所擁有的設施付出的不道德負擔強加給他們是不道德的」。

雖然他強調不針對退休人員,但出生戰後至1965年間的嬰兒潮世代現在多是他口中「特權一代」的退休人員,白胡呼籲年長者不要漠視當前的巨額債務最終將由年輕一代承擔的現實。他以為,「如果很大一部分民眾不決定參與,我們就無法重建這個國家。」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減少,退休金領取者不斷增加,財政平衡越來越難以維持。法國每年為1900萬名60歲以上人群支付超過4000億歐元退休金,支出占GDP的14%。2018年至2023年間,新增的8390億歐元公共債務中,超過一半來自退休支出。按照現有趨勢,2035年將再增加500億歐元,2045年總額或將突破5000億歐元。

法國公共債務已超過3.3萬億歐元,退休金是其中增長最快的部分,已占政府總開支的四分之一,僅次於義大利。評級機構已經下調法國信用等級,市場也擔心其借貸成本很快會超過義大利。

白胡計劃通過削減開支、調整退休金政策等手段,在四年內將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下。但他提出的撙節計劃,尤其是針對退休人員的措施,如暫停退休金年度上調、取消10%的稅收減免優惠,被批評「過度強調老年人的責任」,有挑起代際矛盾的風險。

白胡回應批評他誇大財政狀況的聲音說,「最大的風險,就是不作為。今年的債務負擔將達到670億歐元,到2029年將超過1000億歐元,這是審計院的預測。」

白胡的言辭直白而冒險,他點名嬰兒潮世代,要求他們為未來做出犧牲,被評論形容成,猶如大革命時期羅伯斯比(Maximilien Robespierre)的「現代版」,在揭露同胞問題的同時,也可能把自己推向政治「斷頭台」。

政治人物也對白胡大加撻伐,他們指出,法國面臨的困境源自「長期以來缺乏政治勇氣去修正的決定」,並不認為嬰兒潮一代自私,「這一代人往往在退休後,還要承擔照顧年邁父母的責任」,批評這種「歸咎於嬰兒潮世代」的說法是在製造社會分裂,將複雜的經濟問題簡化為世代之間的對立。

還有分析指出,白胡的言論可能是為了在即將到來的信任投票前,爭取年輕選民的支持,並轉移人們對政府執政不力的注意力。

確實,許多年輕人認同總理點出了他們長期以來所處的困境。社交媒體上,名為「Nicolas Qui Paie」(尼古拉付帳) 的帳號迅速走紅,諷刺描繪年輕人如何辛苦工作,卻要承擔高房價、停滯的薪資以及不穩定就業市場的經濟壓力,他們認為自己需要繳納更高的社會保障金,卻可能無法像父母那樣享受優渥的退休生活,反映出年輕一代對經濟負擔和社會公平的深層焦慮,以及對代際不公平的憤怒和不滿。

多家媒體立即徵詢讀者意見,多數嬰兒潮世代反應迅速且激烈,他們普遍憤慨被指責為問題根源,多認為問題在於預算,而非特定世代。

他們以為總理對嬰兒潮世代的犧牲視而不見,甚至拒絕承認。大量受訪者強調,他們這一代人「並未偷懶」,同樣努力工作、繳稅,並為後代社會作出貢獻,因此拒絕接受被貼上「安逸自私」的標籤。「你知道我們當時的生活條件嗎?」迪迪埃指出,嬰兒潮世代只有三週帶薪假期,每週工作48小時,「他們貢獻了力量,沒有偷竊任何人的利益」。

許多網友認為,嬰兒潮世代不該受到批評。他們已經盡了自己的責任,有些人很早就開始了職業生涯,傑哈說他14歲就開始工作,幾乎沒有得到任何公共援助。

網路上大量證詞也批判法國數十年來的治理,並評估政客們對國家危機的責任。妮可認為,「正是政客們幾十年來對公共資金管理不善,導致法國破產」,「法式治理已經過時、落伍、無效,而且適得其反。」

伊馮娜強調,國家應該進行深刻反省,「多年來一直拿我們的錢,他們把這些錢用在哪裡?他們什麼都沒管理,甚至不知道管理是什麼。 」克里斯蒂安以為,「歷屆政府的供給面政策導致法國經濟虧損」。

他們也批評總理,派屈克以為,「白胡應該謙卑地承擔債務責任,他當時否決了薩科齊總統提出削減公務員人數的方案」。

白胡為重建財政紀律的政治豪賭,卻採用極不尋常的信任投票方式,畢竟自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從未有政府因信任投票失敗而下台,信任投票通常被避免,在缺乏絕對多數支持時尤其如此。白胡的改革計劃使他面臨左右派都反對的政治壓力,前景岌岌可危,他可能在9月8日的議會信任投票中失去總理職位,而媒體與政治評論已經在猜測一年之內第四位總理的可能人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