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日前在哥本哈根宣布,丹麥將與烏克蘭合作興建一座導彈與無人機的聯合生產廠,立陶宛、拉脫維亞及其他夥伴國家也準備跟進。丹麥廣播公司(DR)進一步揭露,烏克蘭研發「紅鶴」(火烈鳥) 巡弋飛彈的 Fire Point 公司,預計於 12 月 1 日在丹麥斯凱斯楚普(Skrydstrup)空軍基地旁啟動固體火箭燃料生產。該基地同時駐有丹麥的 F-35 戰機,顯示雙方軍工合作戰略意涵濃厚。

澤連斯基在哥本哈根宣布重磅消息,丹麥將協同烏克蘭共同合作生產無人機,立陶宛、拉脫為亞也將跟進。 圖:翻攝自noelreports

戰場動態方面,烏軍持續展現火力靈活度。一架烏克蘭 MiG-29 戰機投放法國提供的 AASM HAMMER 精準制導炸彈,擊中俄軍於赫松占領區地下室設置的指揮所。同時,烏軍正全面擴充國產「博赫丹」自行榴彈砲產能,月產量突破 30 門,目前已交付 345 輛輪式與 100 門牽引式版本。據 Defence24 記者 Mariusz Marszałkowski 指出,新型號包括搭載南韓或德國底盤的 155 公厘版本,並考慮履帶式與短炮管型號,以因應多樣化戰場需求。

精選報導:謝步智觀點》這才是真正司法獨立! 川普「這3大」重大政策接連被法院打臉

烏克蘭空軍亦展現跨國武器整合能力。烏軍 MiG-29AS 戰機在完成美國供應的 GBU-39 小直徑炸彈(SDB)攻擊後順利返航。斯洛伐克捐贈的 MiG 戰機更被升級,可發射北約標準的精準制導武器,顯示烏克蘭逐步建立東西方武備融合的作戰體系。

斯洛伐克軍援烏克蘭的米格-29 升級裝備,搭載美製的 GBU-29AS 完成不同系統的整合。 圖:翻攝自@Osinttechnical

此外,烏克蘭外交部展示曾重創俄羅斯黑海艦隊的「Magura V7」無人艦模。這款海上無人機不僅擊沉俄軍多艘艦艇,更首度在海上擊落蘇-30 戰機,如今成為迎接外賓的象徵性展品,突顯烏克蘭非對稱作戰能力的戰略突破。

烏克蘭最新研發的火烈鳥 (紅鶴, Flamingo )導彈,射程可達3000公里。   圖 : 翻攝自X / NOEL Reports

烏克蘭「博赫丹」自行榴彈砲產能穩定,並且可針對戰場需求做出性能上的改變。   圖:翻攝自noelre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