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時期是養成吸菸行為的關鍵階段,由於青少年易受同儕影響,國健署指出,有吸菸朋友的青少年,開始吸菸的機率比沒有的青少年高出 17.5 倍。

國健署指出,青少年在社交圈擴大的過程中,接觸到各類菸草與尼古丁產品的機會增加,而青少年的大腦對尼古丁的成癮作用更加敏感,並影響學習、記憶等心肺及腦部功能。因此,自112年3月22日修正施行的《菸害防制法》進一步擴大禁菸場所範圍,尤其增加大專院校,幼兒園、托嬰中心及居家式托育場所等,致力營造各種場域的無菸環境。

精選報導:習近平稱中國在二戰做出重大貢獻 陸委會:事實勝於雄辯

此外,根據112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若周遭有吸菸的朋友,其開始吸菸的機率提高17.5倍(國中生22.7倍、高中職學生13.1倍)。此外,未曾吸菸學生中,有17.9%表示,未來一年內好友提供紙菸時,自己可能會吸菸(國中生13.6%、高中職學生21.9%),可見同儕吸菸是影響青少年吸菸行為的重要因素。

國健署提醒,同儕吸菸對青少年的影響非常大,身邊如果有朋友吸菸,可能會削弱孩子對菸品危害的認知與警覺心。家長可留意孩子是否出現不明裝置、不明氣味、不明花費,或行為突然驟變,及早察覺並給予適時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