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稍早公佈2024年全球五大公司在71種產品和服務上市佔率調查,結果發現中國在雲端服務和電信領域的全球市佔率縮水,房地產市場低迷也削弱了中國國內家電銷售。

報導指出,儘管5大監視器製造商中有4家來自中國,但它們的總市占率已從52.5%下滑至49.9%。已被華府列入黑名單的龍頭企業海康威視的市佔率下降了1.8%。

延燒焦點:專論》美參議院軍委會跨黨派訪台 建構台美多層次安全網

在中國企業持續成長的雲端服務領域,排名第四的阿里巴巴集團控股的市佔率下降0.7%,進一步落後於排名第三的Google。排名第五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市佔率也出現下滑。

支撐眾多此類企業成長的龐大國內市場需求正在下滑。全球最大冰箱製造商海爾的全球市佔率下降0.3%,如今是22.8%。在家用空調領域,佔前五名三席的中國企業的總市佔率降至51.8%,美的和格力電器的市場份額均有所下降。

報導指出,中國當局自2021年以來便不斷致力於應對房地產市場的低迷。由於房地產及其相關領域佔中國國內生產毛額約30%。這不僅影響了家電等產品的銷售,也影響了整體經濟。

普華永道高級經濟學家薗田直孝(Naotaka Sonoda)指出,「根據收入和經濟狀況,中國消費者已轉向量入為出——只購買必需品,且只購買必要的數量。」

但中國企業去年也有24種產品的市佔率成長,主要集中在價格競爭力較強的領域。其中包括電動車,中國三大企業在該領域的市佔率合計超過30%。市場領頭羊特斯拉的市佔率下降2.3%,如今是16.1%;而比亞迪則成長0.8%,如今是15.3%。

報導指出,隨著美國繼續以關稅和其他措施向中國施壓,中國國內市場低迷可預期將持續下去。

薗田直孝說:「儘管新興經濟體市場份額的擴大可以抵消部分領域的影響,但中國國內需求仍然相當疲軟。」隨著政府補貼到期,中國企業的市佔率可能會進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