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近期走強,陸股相關的海外基金績效受惠。觀察國內投信發行逾千檔的新台幣計價海外基金近一周績效表現,前 20名清一色全由中國相關基金包辦。前五名來看,包括群益中國新機會、PGIM保德信中國中小、台中銀中國精選成長、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柏瑞中國A股量化精選等基金,近一周、近一月分別都繳出 5%、10%以上好表現。


今年以來,中國上證指數漲幅已達18%、深圳指數更大漲 25.78%,由於本身基期偏低,今年來表現勝過日、台等股市大盤;若從 4 月 7 日關稅戰衝擊的低點來看,漲幅更分別達 24.3%、35.5%。

現正最夯:雙颱接力?準「藍湖颱風」生成機率60% 下週還有新熱帶系統醞釀

市場法人表示,中國股市自今年初以來持續走強,展現強勁牛市勢頭。雖上證指數才突破去年高點,但其他板塊如深圳綜指、中證2000等,早已提前創下新高。在資產荒背景下,股市財富效應顯著,估值仍具吸引力,疊加政策持續支持,上行空間可期。

群益投信中國研究團隊指出,進一步分析中國股市近期上漲原因,首先,債市、現金、黃金及樓市等資產收益率欠佳,投資者面臨資產荒,資金轉向股市;其次,A股市場財富效應明顯,伴隨成交量放大,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且當前估值處於歷史合理區間,尚未過高;最後,國家通過制度改革與刺激政策支持,持續提升A股對資金的吸引力,隨著居民資產結構中股票配置占比的提高,股市正成為新的財富錨。建議投資人可多留意中國相關基金投資契機。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謝天翎強調,全球權益市場在經歷了上半年的震盪後,七月迎來了一波強勁的反彈。中國市場的「政策底」與美國市場的「加息頂」共同確立了風險資產的有利窗口期。中國市場在政策預期與企業盈利復甦的雙重推動下,表現出較強的韌性。看好產業方面,從晶片股、伺服器、散熱到軟體應用,算力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將是未來最核心的投資主線;此外,醫藥領域關注那些研發實力強勁、技術平台獨特,且能夠獲得國際藥廠合作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