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日成功試射一枚 烈火-5 型彈道飛彈,引起各界關注,其中最熱烈的問題——若 烈火-5 真正投入實戰,中國現有的 紅旗-19 及其他反導系統,是否具備攔截能力?

軍事評論員張斌發表文章分析,首先需要澄清的是,烈火-5 嚴格來說還算不上洲際飛彈,儘管外界盛傳其射程可達 8 ,000 公里以上,但更多是印度輿論的誇大說法。此次印度國防部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試射飛彈最大射程約 4,790 公里,可即便如此,烈火-5 的實際射程仍足以涵蓋中國全境,甚至能威脅到俄羅斯部分地區及歐洲東部,戰略意義不容小覷。

現正最夯:此波內閣改組的正副首長可望達9人 預計8/28宣布

印度近日成功試射一枚 烈火-5型彈道飛彈。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張斌說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曾在 2024 年宣稱 烈火-5 已成功搭載多彈頭分導再入飛行器(MIRV),其圓盾狀的彈頭整流罩也與多彈頭設計相符,意味著其戰略威懾力進一步增強。

張斌表示,若印度選擇以 烈火-5 攻擊中國,中國的防禦手段並非束手無策。攔截飛彈的首要環節是預警能力,而中國早已建成由遠程監視雷達與衛星組成的戰略預警系統,技術水準接近美俄,屬世界頂尖;在預警基礎上,攔截體系則包括多層防禦;中段反導方面,中國已多次進行陸基反導試驗並屢次成功,能在飛彈彈頭分離前於大氣層外將其擊落;末段防禦則由 紅旗-19 擔綱,據外界分析,其最大攔截高度可達數百公里,具備攔截 烈火-5 末段再入的能力。

此外,紅旗-29 也曾在閱兵中公開亮相,外型接近彈道飛彈,被外界推測為可機動部署的中程反導武器,或將成為防禦體系的重要補充。

中國 紅旗-22 防空飛彈。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張斌說

與美俄先進洲際飛彈相比,烈火-5 的突防能力仍屬有限,它主要依賴固定發射井或半機動發射車,較易被早期預警系統發現。其飛行彈道呈傳統拋物線型,不具備中段變軌或複雜突防技術,印度也尚未進行大規模部署。

張斌提到,反導系統從未能保證百分之百成功。烈火-5 目前尚不足以改變中印之間的戰略平衡,但其潛在威脅值得高度警惕。他認為,即便 烈火-5 仍是一枚「過渡型」飛彈,中國仍須合理配置防禦資源、完善戰術安排,以確保在最壞情境下依舊具備足夠的攔截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