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Forbes》報導,被譽為「中國矽谷」的北京中關村內,中國機器人新創公司Galaxea AI正全力推進其輪式人形機器人R1的研發與訓練工作,該公司於今年7月完成A輪融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香港今日資本、螞蟻集團及美團旗下Long-Z投資,融資後估值達7億美元,現正進行新一輪募資,目標估值10億美元,並計畫於2026年推出首款雙足人形機器人。
外媒指出,Galaxea AI成立僅兩年,由年僅32歲且史丹佛訓練工程師Xu Huazhe聯合創辦,並擔任聯席首席科學長,公司名稱取自「Galaxy(銀河)」和「Sea(海洋)」,寓意遠大理想與創業艱辛,其主要產品R1系列輪式人形機器人,身高1.7公尺,設計用於輔助工廠作業,並預計在10年內進入家庭,執行做飯、打掃、鋪床等家務。目前,R1全尺寸雙臂機器人已於去年底開始銷售,售價介於32萬至45.99萬人民幣(約4.45萬至6.4萬美元),價格因應配件(如五指機械手)而有所差異,公司計畫於今年12月前賣出1000台,其中一半銷往中國,另一半則出口至美國等關鍵海外市場。
現正最夯:屢被點名接任民進黨團總召 蔡其昌首度回應:承擔需民意期待
綜合媒體報導,根據瑞銀證券上海分析師Phyllis Wang研究,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正處於高速成長階段,預計到2035年,全球將有200萬台人形機器人,今年出貨量約1.5萬台,至2050年更將飆升至3億台,市場總值(含零件與軟體)最高可達1.7兆美元。這樣龐大的市場吸引許多企業投入,包括特斯拉的Optimus機器人,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亦曾表示,未來人形機器人排行榜上前10名可能多為中國公司。
《Forbes》補充,Galaxea AI強調其競爭優勢在於一流的科研團隊與自主開發的AI模型。今年8月,公司推出G0 Ai模型,能提升機器人對語音指令的理解及推理能力,執行如鋪床等相對複雜的任務,該模型基於真實場景蒐集的數據構建,公司亦計畫開放數據,推動全球研發進程。目前客戶包括美國AI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及史丹佛大學,後者正與Galaxea合作訓練R1執行倒垃圾、清潔浴室等任務。
報導中提及,儘管2024年公司尚未有營收,但預計今年可達到數千萬人民幣銷售額,並計畫於2026年實現營利,中國政府亦積極支持人形機器人產業,於今年3月宣布設立1380億美元基金,投資機器人及其他高科技領域,並於八月舉辦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大賽,來自16國的機器人同場競技。
媒體指出,Xu Huazhe同時於清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教授機器人與AI相關課程,被投資人評為該領域頂尖科學家。公司四位創始人各司其職,Xu Huazhe與Zhao Hang負責AI開發與訓練,Gao Jiyang與Li Tianwei則負責生產與商業化,員工數將由120人擴充至200人。面對激烈競爭Xu Huazhe指出,中國現有約30至40家人形機器人製造商,市場情況類似十年前的電動車產業,他預期未來三至五年將出現整併潮,只有真正實用的產品才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