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 2020 年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發生後,印度中國之間的關係就持續處於高度緊張的態勢之中,印度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間的合作也變得愈加緊密。然而,在美國川普政府宣布對印度徵收懲罰性關稅後,印度與中國間的緊張關係似乎開始出現緩和。有專家分析指出,雖然印中兩國仍於邊界問題上存在衝突,但印度已經決定就經濟問題,調整與中國的關係,認為印中雙方都會採取行動,避免再次爆發邊境衝突。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 報導,由於印度持續向俄羅斯購買石油,美國川普政府日前宣布將對印度出口的產品加徵 50% 的懲罰性關稅,預估長期仰賴對外貿易的印度經濟將在關稅實施後受到巨大的衝擊。在美國公布新關稅後不久,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將於當地時間 31 日,親自前往天津參加 2025 年的上合組織峰會,外界普遍認為該峰會可能成為印中關係緩和的關鍵事件。

全站首選:屢被點名接任民進黨團總召 蔡其昌首度回應:承擔需民意期待

2020年中國和印度爆發的加勒萬河谷沖突。 圖:翻攝自騰訊網

該報導指出,雖然印度是最早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之一,但兩國經常圍繞邊界問題發生衝突, 2020 年發生的加勒萬河谷事件更進一步加劇了兩國間的對立。報導稱,雖然印中兩國的對立關係自從 2024 年 10 月在俄羅斯舉辦的金磚國家峰會後開始逐漸緩解,但印度大規模政策轉向的行為,仍令許多專家感到吃驚。

印度邦加羅爾塔克沙西拉研究所的印度太平洋研究主管馬諾伊.凱瓦爾拉馬尼 ( Manoj Kewalramani ) 指出,川普政府對印度出口商品加徵關稅的行為,對印度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導致印度當局決定立即採取行動,穩固與中國間的關係。凱瓦爾拉馬尼強調,雖然印度與中國在政治上尚未和解,但雙方都願意以穩定彼此關係的方式,鞏固自身的國家利益。

印度總理莫迪(左)今年2月在華府會晤美國總統川普(右)其後川普對印度課徵高關稅,導致美印關係生變。圖 : 達志影像 / 路透社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的中國計畫主任孫雲 ( Yun Sun ) 也認為,導致印中兩國關係緩和的主要原因,「肯定與川普的經濟打擊政策有關」。孫雲稱,雖然印度過去持續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但新的關稅政策讓莫迪「無法繼續假裝美國支持印度」,進而推動印度政府重新調整外交政策,以改善與中國間的關係。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的南亞事務主任法爾瓦.阿默爾 ( Farwa Aamer ) 表示,雖然印度無法在短期內克服 2020 年加勒萬河谷事件帶來的衝擊,但仍可加強與中國合作,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透過穩定邊境的方式重建兩國的外交關係。阿默爾強調,雖然印中兩國關係未來會趨於穩定,「但兩國間的競爭並不會因此結束,只是雙方都會避免發生武力衝突,維持邊境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今年的上合峰會將於八月底在天津舉行。俄羅斯總統普丁(左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四)出席在烏茲別克進行的上合峰會。(資料照片)   圖:翻攝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