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齒輪大王沈國榮,選在經營逆風時,交棒給小女兒沈千慈。他將心力投入和大集團轉型,瞄準半導體,衝刺 300億元營收。

「有鑑於階段性任務已完成,為加速集團轉型跟資源整合,決定請辭董事長一職……。」七月底,76歲的和大工業(以下稱和大)董事長沈國榮透過一封親筆信宣布,8月15日起將和大董座重擔交給女兒、和大執行長沈千慈,自己轉任和大集團總裁。消息一出,震撼市場,因為沈國榮決定交棒之際,和大正遭遇強烈逆風。

延燒焦點:謝步智觀點》烏克蘭為何連續攻擊俄境煉油廠、輸油管線? 原來有這5大好處

2022年,和大營收突破7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但此後營收、獲利就逐年下滑,今年上半年營收只剩下23.6億元,較去年同期萎縮25%;每股稅後純益(EPS)是負1.91元,連續兩季虧損。這位人稱「齒輪大王」、一手將台灣齒輪打進全球汽車供應鏈,還成為特斯拉變速齒輪箱零件獨家供應商的老將,為何在公司營運面臨重大挑戰時,選擇退位?

「公司(指和大)必須有人專心管理,我則是要去推動產業控股轉型,幫和大找出新的機會!」沈國榮接受《今周刊》專訪時直白回應。

沈國榮透露,過去十年來,他已經逐步將和大日常營運事務,交給沈千慈處理,舉凡與客戶、代理商的溝通聯繫到研發、品保,都由女兒決定;他只負責關乎公司營運方向的重大決策,「其實早就可以交棒了,只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過去兩年,汽車銷量不見起色,再加上今年以來的關稅與匯率夾擊,促使沈國榮面對公司轉型的迫切性,因此決定當機立斷交棒。

沈國榮分析,疫情解封後,國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比重增加,限縮了燃油車銷售動能;另一方面,中國電動車崛起也衝擊了特斯拉銷售,從原本挹注和大營收三成,掉到剩一成,都成為成長停滯的主因。當大環境劇烈轉變,和大不能毫無因應。

「面對轉型,我有不能輸的壓力。」沈國榮直言,在危機之下,自己不能繼續待在「舒適圈」,必須扮演帶領整個集團突圍的指揮官角色,因此毫不猶豫地將和大交給早已能獨當一面的沈千慈經營。

沈國榮的信心,來自沈千慈二十多年來為和大立下的種種汗馬功勞。

沈國榮之女沈千慈已正式接棒董事長一職。圖:今周刊/提供

20年磨練 養成沈千慈接班路

2000年,沈千慈自美國加州大學畢業時,沈國榮正準備將和大的經營重心,從內銷機車轉向外銷汽車市場,決定在美國設立分公司,就近開拓國際訂單。與父親感情甚好的沈千慈,當時就成了初期僅有 4人編制的美國分公司「第一號員工」,身兼業務、倉儲管理等多項任務,「就連堆高機都要自己開。」她笑著回憶。當年,父女兩人聯手開拓美國市場,可說是合作無間,沈國榮負責在車展前線搶訂單,沈千慈則是最佳支援後勤單位,協助籌備參展資料。

例如為了敲開全球最大車廠通用汽車大門,沈國榮曾兩度親赴底特律,親手遞交傳動軸樣品給採購主管,靠著市價打三折、且品質穩定的優勢搶下訂單,也讓福特、克萊斯勒等大廠開始注意到這家來自台灣的齒輪製造商。一切風光背後,都有沈千慈默默努力的身影。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97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砸660萬買40張鴻海,1年大賺192萬秘訣「買了忘記它」!一堂139萬的理財課:認賠學到的3件事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08/post/202508220022/

00919配息0.72元?股價21.45破年線能買?達人公式揭甜價:月領股息1萬,本金只要這麼多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3/post/20250826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