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獨立空氣品質研究機構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和美國能源分析公司全球能源監測公司(GEM)稍早聯合公佈1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在2025年上半年的煤炭能源使用量成長速度,超過過去九年中的任何時期。儘管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龐大,但煤炭使用量仍大幅上升,並威脅氣候目標。

報告指出,中國在2025年上半年新增了21吉瓦(GW)的煤電裝置容量。這是九年來上半年的最高水準。 CREA/GEM的報告也指出,新建和復工的現有燃煤電廠裝置容量總計46吉瓦,以及擬建的新增裝置容量為75吉瓦的項目。預計2025年,燃煤電廠總發電量將達80-100吉瓦。

當前熱搜:郭智輝肝病變請辭? 卓榮泰:提出離開工作是他個人考量

報告指出,目前,煤炭佔中國能源產量的一半,遠低於2016年時的比例(3/4)。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

矛盾的是,煤炭使用量的激增,正值中國大規模擴張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之際,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現已覆蓋電力需求的成長。例如,2025年上半年,太陽能裝置容量躍升了212吉瓦。光是今年,中國新增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就有望滿足德國和英國的能源需求總和。

參與撰寫這份報告的GEM研究分析師薛里爾(Christine Shearer)指出,「中國的煤電發展…並未顯示出放緩的跡象,導致排放量長期處於高位。」

儘管習近平承諾在2020年至2025年底期間從中國電網中移除30吉瓦的煤炭,但目前只有1吉瓦的煤炭被淘汰。

報告引述「強大的煤炭利益集團」的話說,這些人透過獲得「長期合約和廣泛的容量付費」來擠出再生能源,從而使他們能夠「維持許多電廠的高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