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重啟核三」公投雖然未通過,但逾400萬張同意票支持核三重啟。總統賴清德表示,「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更高,並不會排除先進核能的可能」。前民進黨立委鄭運鵬透露,拜訪一位科技業先進,聊到用電需求考量,深深覺得中央應該開始進行全國大探勘,並建議中央應該開始區隔「舊核電(核 一二三四)」和「新核電(先進核能)」了!

為什麼會建議全國大探勘?鄭運鵬提到,前提是賴清德已經說過不排除先進核能,這會讓擁核者的論述質變成「這就是不反核電」,所以「就先延役舊核電廠到先進核能開始運轉吧!」這就是當年以核養綠的做法,政府當然不可能接受核一二三延役,然後又變成擁核反核論戰,等於沒完沒了。

精選報導:總統接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 盼強化台灣農業體質與韌性

針對擁核人士和政黨,鄭運鵬認為,中央針對先進核能進行全國探勘,雖然目前也沒人說得出什麼是先進核能,但至少新設計規格的核分裂電廠、小型核電模組電廠、核融合電廠等都是檯面上大家在講的可能選項,不管哪一種電廠都需要用地、都需要沒有斷層的用地、都需要沒有抗爭的用地,探勘就是開始找地。

鄭運鵬指出,如果賴清德可以現在開始全國探勘潛在廠址,至少讓擁核人士沒藉口質疑總統的意志;現在探勘,也讓支持核電的藍白地方首長不能兩邊討好,有好地質的縣市就接受可能的核電設置,自己去吸收可能的地方抗爭,不能讓新北、屏東、蘭嶼成為永遠的核電承擔者。

針對擔心缺電的企業主和熱心能源議題的國人,鄭運鵬表示,進行全國大探勘,也宣示了總統接受先進核能的說法不是公投的緩兵之計、不是講給童子賢一個人聽的。而是有作法、有起頭,讓擔心缺電的企業家至少看到一個方向。而探勘後的複雜效應,可以讓這些朋友認清楚「誰把核電當政治武器」,也能讓政府清楚說明延役舊核電的真實代價和使用先進核電的建置成本。

至於對那些反核的朋友,鄭運鵬強調,既然總統說了不排除先進核電,那政府最需要關心與說明的是這群真正擔心台灣無法承受核災的反核朋友。他認為透過「終結舊核電一二三四」的階段目標,解除他們幾十年來疑慮的舊核電標的,再來一起談談「先進核電」的可能性和接受度。透過和政府、社會的對話,這些朋友才可以從現在開始針對所謂的先進核能做科學性的論述,擺脫在野黨和擁核人士長期扣在大家身上的意識形態反核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