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局今(16)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假檢警詐騙案共發生2,713件,財損金額高達新台幣53億餘元,平均每案損失近200萬元,其中,以50歲以上女性受害比例最高。

據分析,女性被害人是男性的兩倍,當中超過一半年齡在50歲以上,且多為退休人士或家庭主婦,約占所有案件的37%。詐騙手法則以假冒戶政事務所人員最常見,占比約兩成三,而要求交付金融卡的方式更超過57%。

延燒焦點:高市警局辦原民親子活動 林炎田宣導防詐深耕部落

警方指出,詐團常以「證件遭冒用」、「帳戶涉洗錢」、「監管帳戶」等話術誘使被害人受騙,甚至假稱要轉接165專線、銀行專員或法院人員,營造官方處理假象。刑事局再次強調,檢警機關不會以視訊做筆錄,法院也不會要求民眾監管帳戶或繳交公證金,提醒民眾切勿輕信。

為防堵詐騙持續蔓延,刑事局表示,將與各部會合作,鎖定退休女性及家管經常出入的場域,如診所、藥局、賣場、美容美髮店等地,透過廣播、電視插播等方式加強宣導,盼能在日常生活場景中提升民眾警覺。警方也呼籲家人多提醒長輩,避免成為詐團眼中的「肥羊」。

此外,警方已建置「165打詐儀表板」網站,讓民眾能快速查詢最新詐騙手法,並提供線上查證與165專線諮詢服務。刑事局強調,唯有全民提高警覺、持續傳遞防詐資訊,才能有效阻斷詐騙集團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