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今年5月1日通過《青年基本法》草案,建立青年發展的法律框架,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中納入青年視角,推動青年政策邁向制度化。對此,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青年基本法》是高位階的基本法,必須經過充分討論與廣泛溝通,而非「為快而快」。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14)日正式啟動《青年基本法》逐條審查。吳思瑤指出,自己是自上一屆至本屆立法院第一位提出《青年基本法》版本的立委,於2023年12月13日提出至今已610天,期間與青年團體舉辦超過50場座談,並與行政部門討論逾30次,充分累積意見,強調「高位階的基本法需要充分討論,而不是為快而快」。
吳思瑤批評,民眾黨的版本今年6月13日才提出,僅經過62天就急於批評執政黨「不用心」,自己的版本推動時間是民眾黨的十倍,質疑對方沒有長期耕耘卻急於「收割」,呼籲民眾黨為了青年好不要只會割稻尾。
吳思瑤指出,今日委員會內朝野交流的氣氛理性優雅,但民眾黨卻在審查尚未開始前召開記者會,為法案貼上「政治鬥爭」標籤,讓青年高度期待的正向政策蒙上陰影,感到非常憤怒與遺憾。吳思瑤強調,青年政策不分黨派、不分藍綠,應共同推動、共享成果,不應淪為政治攻防工具。
最後,吳思瑤呼籲,立法不是短跑衝刺,而是長跑,需要時間、共識與誠意。她作為長期推動《青年基本法》的立委,將持續整合各方意見,讓條文更貼近青年需求,打造一部真正承載世代願景的基本法,拒絕任何消費青年、抹黑法案的政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