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週四宣布,該公司先前公布的 15% 裁員計畫已基本完成,標誌著新任執行長陳立武上任後的重要改革措施邁出關鍵一步。這項裁員為該公司 100 億美元成本削減計劃的一環,旨在應對營運困境並強化市場競爭力。
英特爾在最新財報中指出,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及其子公司(包含自動駕駛部門 Mobileye)共有員工約 10.89 萬人。根據規劃,到 2025 年底,核心英特爾部門的人力將縮減至 7.5 萬人,主要因應裁員與自然流失效應。本月稍早,英特爾已向美國俄勒岡州政府提交裁員通知,預計將在當地裁減近 2,400 名員工。
延燒焦點:親美抗中竟被這麼說! 川普當面講「這句話」 馬可仕欲言又止 整個臉變了
這波裁員決策被認為是新任執行長陳立武上任以來的首波重大行動。他於今年 3 月接替執行長職位,力求重振這家曾經的晶片龍頭。在財報新聞稿中,陳立武表示:「這需要時間,但我們看到了增強競爭地位、提高盈利能力和創造長期股東價值的明確機會。」

儘管英特爾公布第二季度淨虧損29億美元,幾乎是去年同期虧損的兩倍,但投資人情緒依舊正向。該公司股價(INTC)在盤後交易中上漲約 3%。自今年初以來,英特爾股價已上漲近 12%,顯示市場對陳立武領導下的轉型前景仍抱持信心。
英特爾同時宣布,為控制支出,公司將取消德國與波蘭的部分計畫,並延緩美國俄亥俄州新建晶片廠的進度,強調「投資步伐需與市場需求保持一致」。
英特爾近年來面臨內外交迫,不僅在行動運算與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落後於對手,更屢傳收購與高層變動消息。與此同時,競爭對手輝達(NVIDIA)市值本月一度突破 4 兆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此市值的上市公司,更凸顯英特爾的市場壓力。
英特爾並非唯一大規模裁員的科技公司。微軟今年 7 月宣布裁員約 9,000 人,Meta 也在年初裁撤約 5% 員工,顯示全球科技業在面對高通膨與市場不確定性時普遍採取緊縮策略。

與此同時,競爭對手輝達(NVIDIA)市值本月一度突破 4 兆美元大關,成為全球首家達此市值的上市公司,更凸顯英特爾的市場壓力。 圖 : 翻攝自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