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 24 日晚間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系列演說第二講,主題直指「團結」,然而其中一句「用選舉、罷免打掉雜質」的說法卻引發各界譁然,遭在野黨質疑帶有排除異己的威權意味。對此,經常評論時事的精神科醫師沈政男直言,賴清德如今不僅陷入語言失當風波,更凸顯其在總統寶座上依舊難擺脫蔡英文的政治陰影。
總統府為此回應指出,賴總統所提「打掉雜質」一語,其實早在 2019 年赴美出席「小英後援會」活動時就曾使用。當時賴清德在談到「團結台灣」時指出,應透過「一場場選舉、一張張選票」來「把『一個中國』的雜念打掉」,鍛鍊出台灣守護民主自由的鋼鐵意志。據沈政男觀察,賴當年對這段發言極為認同,還在台上重複說了 2 次,語調高昂、手勢激烈。
現正最夯:川普怒砍加州高鐵補助! 17年燒千億沒鋪好一條軌道 紐森挨批領導無能
不過沈政男指出,如今的語境已然不同,賴清德這次在總統身份下提到「選舉、罷免」與「打掉不支持兩國互不隸屬的雜質」,已無法單純解釋為「民主意志的淬鍊」,而更容易被解讀為針對在野立委、試圖操弄政治排擠的訊號。
他更回顧,2019 年賴清德參與民進黨總統初選時,主打「務實台獨」與「親中愛台」路線,與蔡英文的「反共護台」思路明顯分道揚鑣。當年賴清德對「反共」一詞並不認同,沈政男甚至指出:「台獨份子是不屑講反共二字的,那是國民黨戒嚴時代的語彙,怎麼賴清德會拿來用?」
如今,曾標榜「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卻在演說中沿用蔡英文「反共保台」式表述,沈政男直言,這說明賴清德「不知不覺已經認同了蔡英文,好像她那一套比自己的更行」。
沈政男分析,賴清德雖貴為總統,自然有意走出自己的路線,但無奈立法院未能過半,政策推進困難,又礙於蔡英文卸任後依舊影響力猶存,只得在其既有框架下謹慎行事。他也語帶批判地表示,蔡英文至少不會講出「打掉雜質」這類言辭,「因為受過基本法政訓練的人,一聽就知道有語病。」

罷免林思銘須補件,罷團「撕除惡銘」表示,6月27日截止收件,還差426份連署書,呼籲「莫忘竹一的淚水!竹二只差一小步!」。 圖:取自「新竹要光明 罷免林思銘」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