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日正式批准「先進中型戰鬥機」(AMCA)計畫進入執行階段,預計將於2035年交付首批戰機,作為印度空軍首款國產第五代匿蹤戰機。然而,海南大學教授在《騰訊新聞》評論中,對此計畫持高度質疑態度,直言 AMCA 恐難逃「拖延、混血、昂貴、低效」四大宿命,甚至可能步上 LCA「光輝」戰機後塵,成為另一款難堪的「萬國牌飛機」。

早前公開的AMCA模型。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

根據印度國防部最新公告,AMCA 計畫由航空發展局主導,並結合私營企業合作,研發與製造此款中型匿蹤戰機。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估計,整體研製週期需時約十年,並將於 2035 年開始部署至空軍。然而《騰訊新聞》指出,印度此番估算「盲目樂觀」,雖引用中美研發 殲-20 與 F-22 均歷時十年作為參考,卻忽視印度本身軍工體系基礎薄弱、技術積累有限的現實差距。

熱議話題:習近平突提胡錦濤臨別贈言 日媒:中國政治未來走向面臨關鍵時刻

巴軍以殲-10CE 取得勝利。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

評論中諷刺,印度對於中國能在十年內打造出「山東艦」、「福建艦」等高階國產航艦,顯然存有不切實際的模仿心理,尤其在巴基斯坦空軍近日於「5·7 空戰」中展現優勢後,印度方面急於推動 AMCA,似乎更多是「焦慮而非從容的部署」。

巴基斯坦將獲得殲-35。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

根據中國與巴基斯坦消息,巴基斯坦已規劃於 2026 年上半年接收中國外貿型第五代戰機 殲-35,屆時雙方空軍世代差距可能拉大,而印度空軍的制空體系明顯落後。

評論批評,印製AMCA恐成「萬國牌飛機」。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

此外,評論更批評,AMCA 在關鍵技術領域仍處於高度依賴國外的狀態,如航發技術尚未自主化、匿蹤塗層與相控陣雷達 T/R 組件仍需進口、彈藥整合與機載系統未能國產。報導直言,AMCA 恐怕最終也難逃成為一架「拼裝飛機」的命運,就如當年的 LCA「光輝」戰機般,名稱是國產,實則各國技術拼湊而成。

據悉,中國已經在試飛六代機。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

反觀中國據傳已著手測試第六代戰機,未來或將推出命名為 殲-36 或 殲-50 的新機型。若印度真能於 2035 年交付 AMCA,屆時中國第六代戰機或已全面服役,形成一邊是滿天六代機、一邊是初生五代機的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