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上午,美國空軍發射了一枚具備核打擊能力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這種導彈能將核彈頭投送到地球上的任何角落,此次發射屬於美國「末日導彈」的定期測試項目。

軍方表示,從加利福尼亞州範登堡太空軍基地發射的這枚「民兵III」導彈並未裝載實彈。

持續更新:恐要槍斃很多人! 驅逐艦下水意外船底破孔 金正恩現場怒罵 : 「犯罪行為」

據官員透露,這枚導彈以每小時約 1.5 萬英里的速度飛行,最終抵達 4,200 英里外的馬紹爾群島一處試驗場。

「民兵」導彈專案始於 1970 年,美國空軍原本計畫用「哨兵」系統來取代它,但該專案一直飽受預算削減和進度延誤的困擾。

部署在陸基發射井裏的美國民兵-III(義勇兵)洲際導彈。 圖 : 翻攝自環球網

因此,週三的這次導彈發射,無疑是在傳遞一個信號:美國的核威懾力量時刻處於待命狀態。

「此次洲際彈道導彈試射,充分彰顯了美國核威懾的強大實力,以及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中洲際彈道導彈的戰備水準。」美國全球打擊司令部司令湯瑪斯·布西爾將軍在一份聲明中這樣說道。

美國空軍方面補充稱,此次測試屬於常規操作,「並非針對當前國際形勢作出的回應」。

美國的「核三位一體」體系由三部分組成:搭載核武器的轟炸機、配備「北極星」核洲際彈道導彈的隱形潛艇,以及大約 400 枚陸基「民兵III」導彈。

美國空軍原計劃替代「民兵-3」的哨兵導彈,如今預算狂飆 81%,五角大廈連夜踩剎車。 圖 : 翻攝自 騰訊網

據《彭博社》報導,美國空軍原本計畫到 2039 年讓所有冷戰時期的導彈退役,但「哨兵」系統甚至還未完成全面測試,這一計畫的推遲,可能會讓過渡日期至少延後到 2050 年。

不過,美國空軍堅稱「哨兵」計畫正在按部就班地推進,並補充道:「在『哨兵』系統全面具備作戰能力之前,空軍會全力確保『民兵III』導彈依然是一支可靠的威懾力量。」

美軍核潛艇導彈發射井。(示意圖)   圖 : 翻攝自US NAVY

美軍發射民兵III 洲際彈道導彈。   圖 : 翻攝自追著大事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