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韓多次舉辦導彈試射活動,對鄰近的南韓、日本等國家造成巨大壓力,國際社會也持續關注著北韓未來的動向。南韓聯合參謀本部今(8)日上午宣布,北韓於當地時間 8:10 分左右再次朝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多枚短程彈道導彈,進一步激發東北亞地區的緊張局勢。有南韓媒體分析認為,北韓此次試射短程導彈的行為,很可能與對俄羅斯的軍售計畫有關。
根據南韓《韓聯社》報導,在北韓發射導彈後,南韓軍方立即提高對北韓軍方動向的關注程度,並同時與美國、日本等盟友展開資訊交換,期間持續對北韓可能採取的行動保持著高度戒備。報導稱,此次的導彈試射活動是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北韓第二次試射導彈,且這兩次的導彈試射都以近程、短程導彈為主。
《日本放送協會》也對相關事件進行報導,稱北韓此次發射的導彈,雖飛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但並未落入日本專屬經濟海域(EEZ)內。該報導也進一步指出,此次試射的導彈飛行距離約 800公里,最大飛行高度約 100公里,且飛行過程中持續伴隨軌道變化。
該報導表示,雖導彈的預估落點在日本專屬經濟海域外,但目前日本政府仍在調查是否有飛機、船隻遭受此次導彈試射行動波及。該報導也強調,日本防衛省將持續對北韓進行監視,提高警戒以應對未來可能發起的其他導彈試射行動。
《韓聯社》報導分析,北韓近幾個月僅試射近程、短程彈道導彈的主要原因,可能與準備對俄羅斯出口武器,或不想額外刺激美國川普政府等因素有關。
一位匿名的南韓軍方人士接受《韓聯社》訪問指出,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日前前往砲彈生產工廠進行視察,再結合今日北韓的試射行動,該名軍方人士認為,北韓可能透過試射導彈,向俄羅斯展示導彈的實際性能,以推動北韓向俄羅斯的武器出口計畫。

日本防衛省公布消息稱,此次導彈並未落入日本專屬經濟海域( EEZ )內,但日本政府仍會針對周邊海域展開調查,確保沒有其他飛機、船隻被意外捲入事故之中。 圖:翻攝自 日本防衛省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