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因位處中央山脈,往來北部較不方便,日前提出「西高鐵、東快鐵」政策,規畫東部路廊提速最高160公里快鐵,以達成6小時環島生活圈目標。不過,交通部宣布確定不實施,交通部也在今(30)日回應,研究後認為「不可行」,因為達不到安全性,所以最高時速仍保持130公里。

今日質詢會議傅崐萁質詢問,2020年,前總統蔡英文競選連任時,推出交通政策白提書,以「西高鐵、東快鐵」為主軸,其中東部快鐵車速要提速到最高160公里。對此,陳世凱說,確實有這樣規畫,但經研究評估後,提速到160公里「是不可行」,達不到安全性。

鐵道局長楊正君也回,透過提升路線標準來提高平均速度,最高速度沒有調速,最高速依然是130公里。傅崐萁也提及,2017年花東鐵路雙軌電氣化可行性研究總預算410億,含前瞻計畫編列的269億,後來行政院核定456.27億元,如今前瞻計畫經費都要用罄,為何仍僅執行62.3億元,「200多億就這樣消失不見」。

陳世凱對此回應,當時編列的時程比較後面,其他預算及計畫已先行,這是核定時間問題,但仍有用一般公務預算支應這個計畫。傅崐萁也提出不滿,當時前瞻計畫8800億元,民進黨政府宣稱,花東雙軌269億會用在花蓮台東,結果最後僅執行62.3億元,還用一般公務預算支應,批「很難對民眾交代」。

陳世凱說,對花東居民一樣重視,該有的建設都會做。至於針對東部快鐵陳世凱說,審查過程有專業性,考量一致性和公平性,雙軌電氣化就拿來做雙軌電氣化,若是高架化可做其他計畫,但若花蓮縣政府現在趕快提出高架化計畫,交通部會盡快審查,到時候就會一次施作。

鐵道局也說,東部快鐵可行性研究已於民國109年9月至112年5月間辦理,綜合考量工程技術可行性、運輸需求、行車營運規畫,並納入用地拆遷、工程難易度、工程費用、經濟與財務效益,以及國土空間與區域發展等因素。雖技術上具可行性,但整體經濟與財務效益評估結果不具可行性,且涉及台鐵號誌系統升級及全線平交道立體化等配套工程,推動上須更審慎。

鐵道局表示,相關改善項目已納入「花東地區鐵路雙軌電氣化計畫」修正案及「南迴鐵路線型改善暨瓶頸路段雙軌化可行性研究」案辦理。待計畫完成後,預期可提升平均營運速度與整體運能,強化東部地區鐵路服務品質,並朝打造環島高效鐵路網,達成「4個90分鐘」串連台灣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