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畢業生初入職場的薪資水準為何?勞動部今(30)日公布統計數據,中位數為 3.3萬元,其中大專(專科及大學)3.3萬元、研究所 4.9萬元,兩者差距約 1.6萬元;而平均薪資為 3.7萬元,年增 6.4%,其中大學畢業約 3.4萬元,研究所則約 5.2萬元。
勞動部指出,為了解初入職場受僱員工之薪資水準,勞動部以高中、職等以上之畢業生、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工資及公教人員保險等數據,編算畢業生初入職場之受僱人員(以下簡稱初任人員)全時薪資統計。去年初任人員之教育程度達大學以上占 91.2%,其中包含研究所的 19.5%。
去年僅 18.7%新鮮人領基本工資(27,470元)
去年初任人員之平均月薪為 3.7萬元,較前一年增加 2,000元,相當於國內工業及服務業全時受僱員工每月經常性平均薪資 4.9萬元的 75.2%。其中,高中、職初任人員平均月薪 2.9萬元、大學 3.4萬元,研究所則為 5.2萬元。
此外,以基本工資(27,470元)為起薪的初任人員,占全體初任人員的 18.7%,其中高中、職以上者占 51.6%、大學為 19.7%、研究所為 3.5%。而這相較前一年(基本工資 26,400元)之 23.4%減少 4.7個百分點,也是自 110 年開始統計以來,首度跌破兩成,近三年來共少了 7.3個百分點。
大學畢業後初入職場 醫藥衛生及社福領域約 4萬元
觀察去年初任人員任職行業前三名,分別為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醫療保健及社工服務業。其餘占比較高之行業包括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8.9%、教育業 8.5%、住宿及餐飲業 7.4%。相較於前一年,製造業占比上升 1.2個百分點,及批發及零售業下降 1.4個百分點,變化最為顯著,另住宿及餐飲業亦降 0.6個百分點。
而去年大學畢業生工作的產業中,以「醫藥衛生及社福」領域的薪資平均 4萬元最高、「教育」領域 3.9萬元次之、接著是「金融及保險業」3.8萬元;研究所以「資訊通訊科技」領域薪資 5.9萬元最高,「工程、製造及營建」領域 5.7萬元次之。相較於 2023 年,大學畢業者以就讀教育領域增 5.6%(2,000元)較多,研究所則以自然科學、數學及統計領域增 6%(3,000元)較多。
大學畢業之初任人員以女性較多 研究所則多為男性
去年大學畢業的初任人員以女性占 57.8%較多,研究所則以男性占 59.6%;而女性初任人員薪資平均為男性之 91.3%,亦即性別薪資差距為 8.7%;從各教育程度性別來看,除了研究所薪資差距為 11.8%外,其餘均低於 1.3%。
2023 年的初任人員,至去年12月近 8成仍在職,其去年12月薪資平均為 4.2萬元,較其前一年初任時月薪 3.6萬元增 6,000元,男、女性各增加 6,000元及 5,000元;教育程度專科以上畢業者均增逾 15%,其中,大學、研究所者分別增 5,000元、8,000元。
而在 2023 年初入職場時起薪為基本工資(26,400元)之人數占比為 20.7%,至113年12月薪資為基本工資(27,470)元之人數占比則為13%,下降7.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