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遏止綠鬣蜥蔓延,農業部自114年啟動全國清除行動,結合中央與地方資源並升級通報APP,強化即時回報與分布監控。截至目前已移除36,543隻,為去年同期3倍。林業保育署指出,綠鬣蜥危害農業與生態,已組應變小組,透過系統上傳蜥蜴資料並進行熱區分析,協助地方調整策略。

林業保育署(以下簡稱林保署)指出,綠鬣蜥對農業與生態系統造成威脅,為此農業部已成立專責的移除應變小組,全面加強監控與處置力道。為提高精準度與行動效率,原本用於通報天然災害的APP,已完成功能升級,新增「綠鬣蜥專區」,讓通報者能隨時上傳蜥蜴的照片、尺寸及數量等資料,並由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結合地圖系統,分析熱區分布與趨勢,提供地方調整戰術參考。

各地移除人員需遵守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提供的標準操作流程,內容包括捕捉與回報步驟、教育講義和常見問答。此一統一化措施有助確保地方執行一致性,提升整體作業品質。

在現階段繁殖旺季,林業保育署將成熟母蜥、巢區與蜥蜴蛋列為優先清除對象。為處理難以進入的區域,如河川流域與地形複雜地帶,署方已組成4支原住民獵人巡查隊,搭配地方政府所設的9支移除小組,採區域分工方式擴大執行。

今年截至目前,綠鬣蜥移除總數達36,543隻,相較去年同期成長3倍。為擴增移除人力,各地政府共舉辦15場訓練課程,已有1,635人完成培訓。根據114年3月版《綠鬣蜥移除指引》,參與者需於訓練地執行任務,並透過系統詳實記錄捕獲資料,作為後續獎勵依據與政策研擬基礎。此外,每月的移除成果也會透過「數位儀表板」形式公開,發布於林保署自然保育網,以確保外界掌握最新狀況。

林保署最後強調,目前綠鬣蜥防治已具備完整通報、資料分析與行動機制,並將持續根據監測成果調整對策,強化各方協作,希望能有效遏止野外族群的擴張趨勢,降低對本土農業與自然環境的傷害。